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诸界第一因 第358节 (第2/2页)
微变,望向步灵虚,后者眉头一皱,正要说话想,心头突然一跳:“不……” 他的反应十分之迅速,察觉异样的同时,长枪已激射而出,掀起刺耳的音爆,然而,却仍是慢了一瞬。 “你敢杀我?!” 那闻应元神色大变,暴退着就要拔刀,然而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猛烈的刀光已然充斥了他的目光。 嗤! 长刀归鞘,人头亦落地。 “有何不敢?” 杨狱收刀,步灵虚的长枪,也正刺于其身前三尺,掀起了他的衣袍。 呼! 这时,长刀破空之音以及气浪呼啸,直至此时方才回荡开来。 “你敢在我六扇门杀人?!” “你怎么敢?!” “闻兄!” 望着那跌落尘埃的头颅,在场所有人全都变了脸色,步灵虚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却生生停下了长枪。 “此獠勾结安思之,弹压灾民,暗杀同僚,罪当凌迟,一刀杀之,倒是便宜了他。” 杨狱冷眼环顾,落在了神色阴沉的步灵虚脸上:“步大人以为如何?” 随其目光所至,满院的沸腾喧嚣也随之而止,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步灵虚。 “该杀!” 步灵虚冷冰冰的丢下两个字,转身离去,他怕再停留一瞬,就会忍不住暴起出手。 “大灾两年余,死伤过百万!如此滔天大案之前,莫说杀他一人,便是将尔等尽数斩杀,也不冤枉!” 手握卷宗,证据确凿,杨狱杀他自无丝毫负担,冷冷的丢下一句话,转身就走。 只留下满院六扇门的捕快、捕头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还是咬着牙跟了上去。 …… …… 正午烈阳的直照之下,人工湖泛着粼粼波光,时而可见鱼儿游走,荡起点点涟漪。 于忘海缓步而来,走过木桥,来至湖心亭中。 火炉上,温着上好的美酒,香味扑鼻,聂文洞坐于躺椅之上,手持钓竿,直勾垂钓,闭目养神。 于忘海知道,这正是学自他摩云门的静功。 这不是内炼法,甚至不算是武功,更类似于佛家冥想之类,平复精神所用,自学会此法,几十年里,聂文洞不曾有过懈怠。 于忘海静静而立。 他很清楚,这位州主大人的脾性,万事也不如其自身更重要,他不开口,其他人最好也不要开口。 “道门三皈五戒,其本质是自我束缚,心灵修持……近二十年了,你说,是不是到走下一步的时候了?” 聂文洞开口了。 声音平静,却惊走了鱼儿,点点涟漪在他身前扩散直至远处。 “静功修持,唯自身可知进度,旁人如何能替您做决定?” 于忘海垂手而立,淡淡回话。 真正的道门真修法,他自己都没能得传,遑论传于聂文洞了。 “是不知,还是不会?” 聂文洞突然笑了。 “您这话什么意思?” 听得这笑声,表面上不动声色,于忘海心中却是一沉。 “大人的话,自然是字面上的意思。” 聂文洞不答,远处,却传来的回声。 于忘海抬目望去。 就见得人工湖那头,有人缓步而行,踏水而来,不疾不徐的解开了身上的斗篷,露出其下宽大的僧袍。 “阿弥陀佛。” 那是一个消瘦却精壮的老僧,骨架大眼睛,眉毛长,感受到于忘海的惊异,他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行礼:“大衍院,圆觉,见过于道友。” “大衍院的和尚。” 于忘海的脸上没了笑容。 古老相传,武道一道,最初之来源就是佛道两家,故而,时至如今,天下大多数门派武功都与僧道有关。 大衍院,是龙渊道最负盛名的寺院之一,起源于佛门禅宗,开派祖师曾是烂柯寺嫡传弟子,传承至今,已过千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