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界第一因 第481节 (第1/2页)
留下总捕令,杨狱转身离去。 他当然知道失了饷银、丹药的六扇门必会有着隐患,可青州六扇门捕头记录在册的就有数万之多。 这样大的窟窿,他哪里填的上? 颜三响握着总捕令怔了半晌,方才向着他的背影躬身:“大人仁义!” …… …… 道城。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城中的老树长出新芽,远山也有了绿意。 晃晃悠悠的竹辇上,张灵峰托着胖脸,侍女喂食新鲜瓜果,身后,则是几个神色冷峻的护卫。 “十七日前,断启龙与林道人第二次交手,断启龙再次不敌,飞鹰箭队折损三人,林道人退往深山老林…… 十一日前,两人第三次交手,断启龙咳血而退,齐六一重伤败退,林道人再度退走,已至木林府…… 四日前,龙渊卫山字营统领‘于方舟’、火字营统领‘南山霸’援手断启龙,三人合战,断启龙再次受伤,林道人再次退走……” “长留山矿洞早已塌陷,尉迟兴不知去向,可能潜逃……” “大小姐……” …… “行了。” 张灵峰伸了个懒腰,下了车辇,眼前,是一座小山,寸土寸金的道城中,有且只有一座山。 那就是万象山。 其中居住着万象山人,王牧之。 “尔等在外等候。” 斥退了想要跟着的护卫,张灵峰甩动着粗大的手脚,踏入万象山中。 万象山并不高,其中也甚房屋,只在山下,一眼清泉旁边,有着那么一排竹屋,住着王乡山人王牧之与其弟子。 这时节,山中已有绿意,清泉之畔,一中年人正襟危坐于谯石之上,似在冥想,又似在吞吐城中人气。 “王兄好雅致。” 张灵峰微微一笑,递上卷宗。 王牧之不是个风采卓绝的人,相反,他其貌不扬,脸上还有着斑点,不似文武兼修的龙渊道第一大宗师。 反像是个山中樵夫。 王牧之遥望远天,怔怔不语,也没去接那卷宗。 张灵峰也不恼,为其诵读卷宗上的情报:“六扇门齐六一,月余前出城,至今未归……” “锦衣卫指挥使王符临,月余前出城,至今未归……” “龙渊卫‘山’‘火’二营出城,至今也未归……” 呼! 王牧之请吐浊气,眼角似有泪水淌落:“老师,他真的要走了。” “王兄何故流泪?” 张灵峰微有不解。 “进了沙子。” 王牧之擦去眼角泪水。 “……” 张灵峰沉默了一瞬,姑且信了。 “世子来意,王某已知,只是,我曾答允老师,他在一日,我便不出此山,故而,只能予你此物……” 王牧之弹出一枚灰扑扑的铁丸:“至于你要做什么……” “我啊,只想让那老头子看一看……” 接过那铁丸,张灵峰的脸上闪过一丝病态的微笑:“我这把贱骨头,是不是穿得起他那一身蟒袍!” 第369章 龙渊城中,母慈子孝 “呜—” 笛声悠扬,似与微风契合,淡淡的忧虑于万象山中回荡。 余景自竹屋中走出,托盘上放着刚温好的黄酒,静静的走到老师身前,他望了一眼二世子远去的背影,心下摇头,却也不言。 聆听着笛声,心中涌起了淡淡的酸涩。 恍惚间,眼前的山风中似有云雾聚集,好似能看到一间书院,顽童左顾右盼,威严的夫子手持戒尺,轻拍手心。 他知道,这是笛声中蕴含着老师不自觉流溢而出的意志影响了他,那流转模糊的景象,是老师此时心中所想。 那教书的夫子,就是老师的老师。 大儒,徐文纪。 “坪山城里只有七间私塾,其中只有两家对外开放,可想要去旁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