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界第一因 第642节 (第1/2页)
两师徒的交谈,杨狱没有插言。 事实上,他第一时间已然催使了通幽,奈何这老道也不知是身怀异宝,还是精神修持过高,以至于全无法窥探其命数。 而他想要催使冥书残页,能,且只能通过通幽这一门横跨三类的神通。 眼看聊不了几句,就几乎要落泪的弟子,老道心中酸楚,却故作不耐的打发到:“去一旁候着,为师要与杨小友单独聊几句,也不要想着偷听。” 林道人默不作声,拱拱手退开,做到升起的篝火旁。 不远处,赵坤忙碌着。 “杨小友莫怪他,我这弟子因着老道,这些年性情过于偏激,其本性并不坏……” 看着一眼篝火旁静默的林道人,真言道人微微叹了口气。 “您多虑了。” 杨狱回答。 一夜之间,宗门倾覆,亦师亦父的师尊,视若亲朋的门人师兄弟尽被屠戮,林道人的心情乖戾,秦姒也说起过。 只是,理解归理解,但好感,自然谈不上。 “唉……” 真言看出他的敷衍,心中微叹,却也不多说什么,转而道:“说起百经熔铸,老道也有些心得,或许有些微用处,不过,这说来话长,还是稍后,寻来笔墨,再落于纸上……” “多谢道长。” 杨狱拱手道谢。 话锋一转,老道的神色严肃起来:“不过,恕老道直言,相比起熔铸百经,杨小友此时的当务之急,是持戒。” “持戒。” 杨狱沉吟了一会,取出一张信筏,递给老道:“关于持戒,晚辈也有所准备,不知道长可有教我?” 出得万象山幻境的二十天里,他除却疗伤,消化邋遢道人的武学精义之外,做的最多的准备,就是关于持戒的。 有着邋遢道人的提点,他隐隐有了些眉目,但到底是否有欠缺,是否可行,他心中也不甚有底。 “诸家持戒法虽有不同,但多半离不开‘六欲七情’,脱离不了这红尘人世,因为,持戒不是念口号。 还要付诸于言行,要做到知行合一……” 说话间,老道翻开了信筏,他本来也不甚在意,可一眼扫过,眼底就闪过惊诧:“这也行?” 第493章 玉龙山潜修 “持戒之法,相比于武功,要宽泛许多,并非持戒一定要选取六欲七情,可它们,是人心中最为强烈的情绪,以此为戒,入门更容易……” 看着手掌中的信筏,真言老道沉吟良久,仍是无法评价:“你要以‘不法’为戒,不是不成,可你如何践行……” 持戒,不是夸夸其谈,是要付诸于行动,终生谨守的,唯有如此,才能在‘法则之海’中走的更远,更稳。 杨狱沉默一瞬,答:“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真言咀嚼着这四个字,看向杨狱的眼神变得凝重:“你行谁人的法?又怎么知道,你行的就是对的?” 以法为戒,并非无有。 传说之中,高踞九天的仙神,正是以天条律法为戒,一步行差踏错,纵是天家眷,都要被打落凡尘,剥夺神籍。 只是,这只是传说,没人说得清什么是天条,更不知天条有几多…… “致良知。” 杨狱脊背挺直,过去的种种思量,涌上心头,又归于平静:“持戒为守心,七情也好,六欲也罢,究其根本,是要守住自己的心,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外相?” 持戒的本质是什么? 仙佛之路,更似是渔民深入汪洋,捕捞海货,没有光亮与指引,没有方向与地图,想要不被迷失,就需要‘锚点’‘锁链’系住自己。 各家各派的持戒法,不出‘七情六欲’,说到底,难脱‘人心’‘自我’。 故而,道果四步,有人称之为‘天人相冲’,迷失其间,又称为‘仙神失我’。 在邋遢道人的讲述之中,持戒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忘却七情六欲,恰恰相反,而是‘颠倒颠’。 心怀七情,却又不纵六欲。 如此,方才为神,为仙。 邋遢道人之所以对自称为仙的安道人嗤之以鼻,与其人的修持无关,恰恰是其人忘却七情,失我迷乱。 人都不是,谈何成仙。 “致良知。” 真言的眼神亮起来:“以良知为准绳,持之以戒,则保初心不易,人气长存。如此说来,倒是有几分可行性……” 这一瞬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