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939节 (第1/2页)
“《论语·子路篇》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名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话是讲人生哲理的,同时也是三套鸭这道菜的创制主旨。” 什么? 论语的名句跟三套鸭有关系? 林旭有些不解的问道: “邱老爷子,我不是很懂。” 文化人不都信奉君子远庖厨吗?咋会跟一道菜扯上关系呢? 邱耀祖笑着说道: “要说三套鸭,得从淮扬菜的兴盛说起。” 他不急不躁的给林旭讲解起了淮扬菜的起源。 清朝中叶,扬州的经济达到巅峰,盐商们喜欢附庸风雅召一些文人雅士来家里聚会餐饮,并邀请文化人参与到园林、餐饮等设计中。 三套鸭,就是这个时候,被一些文人,根据论语中那句“君子和而不同”给设计出来的。 君子和而不同,简单来说就是: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这和小人的人际交往是相反的。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小人会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应和别人,但内心深处却并不会抱着和谐友善的态度。 林旭听得云里雾里,有些不明白这跟三套鸭有什么关系。 邱耀祖说道: “三套鸭创立之初,讲究的是三种食材都要有自己的本味,同时两两相合的味道,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林旭听到这里才有些明白: “所以是先有了创作理论,然后才诞生了三套鸭这道菜?” “对!你这孩子果然一点就透,中餐烹饪往往都是先有菜,再根据菜来推导烹饪理念,但三套鸭是先有了理念,然后厨师们根据理念一点点探索出来的。” 这就是和而不同说法的来源吗? 邱耀祖对三套鸭这道菜推崇备至,这也是淮扬菜中很重要的一道高端菜,其地位相当于开水白菜之于川菜。 “做三套鸭首先要懂里面的创作理念,要懂得和而不同,才能真正理解,从而做好这道菜。” 对于高端厨师来说,三套鸭的做法不算难,无非就是把三种食材脱骨处理。 但这类菜光会做还不行,还要能品味出菜的妙处,懂得里面的文化内核,才能真正领略到中餐里的文化美。 郭德纲说,相声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烹饪也一样。 聊完了这道菜创作理念,邱耀祖这才起身,带着林旭去厨房,没有直接做三套鸭,反而讲起了这道菜的选材。 “小旭,要是让你来做这道菜,你会怎么选?” 怎么选? 林旭刚想说一只家鸭一只野鸭再加一只鸽子就行,这有什么好选择的。 但想着邱耀祖不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便认真思索片刻说道: “首先要有一只公鸭。” 鸭子类菜品中,公鸭比母鸭要强很多,不管炖煮蒸炸,公鸭做出来都更好吃,所以他觉得应该选公鸭。 邱耀祖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你能有这种认知,就说明你确实懂烹饪,是一般厨师不能比的。” 还真蒙对了? 林旭有种做选择题蒙对答案的窃喜感。 邱耀祖接着说道: “淮扬菜名著《调鼎集》中对鸭子有这样一句描述:诸禽尚雌,唯鸭独尚雄;诸禽尚嫩,唯鸭独贵老。公鸭子,越老越香,味道就越出众,所以,三套鸭要选择一年以上的公鸭。” 这就是昨天专门打电话让老黄来送食材的原因吗? 想想也是,也就老黄这样常年跟各种养殖场打交道的人,才能买到公鸭,一般人到菜市场去买,绝对只有母鸭。 因为养殖的鸭子,一般是不会留公鸭的,不下蛋,只会浪费粮食。 但也不是没公鸭,大概七八十只蛋鸭中,会有一只公鸭,负责给母鸭们进行交配,这只公鸭一般会被养殖场的人吃掉,要想买到,必须得托老黄这样的关系户才行。 至于野鸭和鸽子,林旭就不太清楚了。 走进厨房,林旭看到工作台上整齐的摆放着今天要用的鸭子、野鸭和鸽子。 三种食材全都经过了拔毛处理,光溜溜的,而其中的野鸭红嘴红蹼,看起来很诱人。 邱耀祖提着野鸭说道: “选择家鸭只选公鸭就行,而野鸭,就比较讲究了,小旭,你知道野鸭怎么分等级吗?” 林旭摇了摇头,他这会儿就像刚刚接触烹饪的小白一样,从没想过做菜居然可以像写论文那样,需要如此严谨的理论知识。 邱耀祖说了三个字: “看颜色!” 野鸭跟家鸭不一样,野鸭刚从蛋壳里钻出来就要找吃的。 小时候吃得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