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337节 (第1/2页)
而且为了让装盘更美观,鸭骨头上的rou就不剔那么干净了,只要容易摆盘的部分。 至于剩下的,顾客要是选择打包,可以回家再吃一顿,不管炖菜还是熬汤煮面,都非常美味。 也可以让店里加工成椒盐鸭架或者麻辣鸭架,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要是嫌麻烦,又不想啃鸭架,还可以加工成比较消食的鸭汤,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不会浪费。 林旭先把鸭头卸下来,证明这是一只整鸭子。 然后从脖根下刀,先把这一部分的鸭皮片下来,再将整个鸭胸上的鸭皮片下来,接着用菜刀开始片鸭胸上rou。 鸭胸rou略带侧面的一些鸭皮,整齐码放在盘子里,鸭皮层叠交错在一起,看起来就很美观。 鸭rou够一盘的量了,将之前片下来的鸭胸皮重新改刀成成片,盖在鸭rou上。 这样,整盘鸭rou只能看到红润的鸭皮,看不到里面的鸭rou,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今天是自己人吃,鸭rou片得比较净,一只鸭子片了鼓鼓囊囊一大盘rou,看着就让人馋得慌。 rou片好,林旭又拿来一个小碟子,将鸭头破开放进去,再将鸭屁股切下来一块,同样改刀后放进去。 最后将鸭里脊撕下来,摆在鸭头和鸭屁股上。 这叫有头有尾,再次证明是一整只鸭子。 不过这种习俗,是过去在后厨片鸭rou形成的,一份烤鸭上一份头尾,以此证明绝不掺假糊弄。 现在片鸭子都在大堂里展示,直接当着顾客的面片,这一步倒是变得可有可无起来。 “好了,端过去吃,我马上片下一只。” 林旭将鸭rou端给沈佳悦,鸭架递给石文明: “剁大块放油锅里炸一下,出锅撒上麻辣料,赶不上吃烤鸭的先啃鸭架。” 第一盘烤鸭肯定是几位老人和长辈们吃的,其他人虽然也可以去品尝,但大家没那么厚的脸皮。 林旭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安排石文明做了椒盐鸭架。 再次回到烤炉前,挑着里面的鸭子,燎裆、翻转、换位,最终取出来,开始给第二只鸭子改刀。 餐厅里,沈佳悦端着鸭rou走进来,对几位老人说道: “奶奶、姥姥,你们快尝尝,新出炉的烤鸭,还烫着呢。” 餐桌上已经摆上了鸭饼、鸭酱、葱丝、蒜蓉、黄瓜条、细砂糖等搭配烤鸭吃的小料。 沈老太太一看鸭子的色泽,忍不住夸奖道: “这鸭子好,跟年轻时候的全聚德一个样……” 当年的全聚德,真是全国闻名。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的广告词深入人心,以至于每个去京城人,都要品尝一下全聚德烤鸭。 哪怕如今全聚德的名声日益下降,第一次去京城人,依然梗着脖子,一头扎进全聚德的大门。 不过等吃完后,各种不满就来了。 什么服务不好啦,服务费太黑啦,不如老家的咸菜稀饭好吃啦…… 林老太太当年去过京城,也尝过全聚德的手艺: “我大孙子能有那手艺,以后咱再想吃烤鸭,可就方便喽。” 她举起筷子,夹着一块鸭皮在细砂糖中蘸一下,送进嘴里一尝,脸上立马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好吃,比当年的全聚德还好吃。” 鸭皮蘸白糖是挂炉烤鸭的经典吃法,烤得香香酥酥的鸭皮蘸上细砂糖,吃起来又香又酥,甚至比烤乳猪都经典。 沈佳悦和陈燕也蹭着尝了尝,对这烤鸭的手艺赞不绝口。 就这还是用不锈钢烤炉凑合着做呢,要是用专业的烤鸭炉,效果怕是会更好。 尝完鸭皮,林老太太拿起一张鸭饼,从中间分开,这种鸭饼都是两张合在一起的,吃的时候要分开,这样更能感受到鸭饼的薄和柔韧。 将两张鸭饼分别递给陈老太太和沈老太太,林老太太又给沈佳悦和陈燕分开一张,等客人开吃,她这才拿起一张放在面前的碟子里。 夹着鸭rou在甜面酱中蘸一下,在面饼上抹匀,再夹两片鸭rou、一撮葱丝,将鸭饼左右对折,再将下半截折上面,拿在手中用力一咬,鸭rou、葱丝、面饼、面酱等食材,全都吃了下去。 而鸭rou中还分为香酥的鸭皮和鲜嫩的鸭rou,吃起来又是一番滋味。 “哇,这烤鸭真是太好吃了!” 沈佳悦一脸的惊叹,最近几年在京城虽然也吃到过好吃的烤鸭,但都太注重形式,吃的时候太拘束,没有这种在自家吃的畅快。 陈燕也满是感慨: “当年看《天下无贼》时,总觉得刘若英咋把烤鸭吃那么香呢,现在吃到妹夫做的,才发现烤鸭确实可以吃那么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