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365节 (第1/2页)
“要是这会儿粘锅了咋办?” 他在女朋友家里吃的麻豆腐没有放这么多油,也没放羊尾巴上的肥rou丁,所以炒到最后,锅里会结一层厚厚的嘎巴。 林旭说道: “顺着边往锅里淋点油就行了,麻豆腐跟炸酱一样,特别吃油,油越多口感就越好,而且不管放多少油,都不会有油腻的感觉。” 说完,他继续翻炒,锅里的麻豆腐逐渐凝固,锅底甚至有油脂渗出。 重新把油炒出来,这说明麻豆腐的火候到了。 要是再炒下去,油脂会从麻豆腐中分离出来,这样口感反而会变差,所以见到炒出油脂,就得马上出锅。 林旭将麻豆腐盛到盘子里,堆成一个蛋糕的造型。 堆好在中间挖一个窝,将之前切好的韭菜碎放进窝里。 架上炒锅,重新烧油,油热将干辣椒段倒进锅里,炸出香味,将锅里的热油连带着辣椒段一股脑倒在韭菜上。 香辣的味道立马升腾而起,把旁边拍特写的沈佳悦都馋住了。 浇上热油之前,整道菜看起来像是用高粱面做成的巨型窝窝,但此时,翠绿色的韭菜碎和焦褐色的辣椒段,让这道菜多了几分卖相。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炒麻豆腐,过去京城的穷吃食,不过现在也就老一辈人喜欢,年轻人吃这道菜的不多了。” 对老年人来说,这是当年解馋菜品之一,跟炒肝、卤煮等菜品差不多一个样,都是底层人解馋的。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好了,吃这道小吃反而成了缅怀过去的一种形式,成了很多人的情怀。 林旭对着镜头展示一下,等沈佳悦拍完特写,便端着走出厨房,准备放外面让大家都尝尝。 然而刚走出来,才发现师父高大爷正跟何广昌、贺家顺、宁守邦、耿立山等人喝茶聊天,还有几位有些面生,应该是曾晓琪找来的。 “人已经到齐了,这是我能找到的王炸阵容,现在开拍吧……诶?你做这麻豆腐,咋跟我在店里吃的不一样啊?闻起来好香啊。” 曾晓琪正说着,发现林旭端着的麻豆腐香味浓郁,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林旭没想到大家来这么早,他说道: “那去楼上拍吧,反正架几个机器又不难……小董,腾一个包房出来,拍个试吃的画面,给桌子上摆一些适合搭配麻豆腐的点心。” “好的老板,我这就去。” 高大爷瞅了眼徒弟端着的麻豆腐: “不错,比你师兄强,他到现在都做不好这种传统小吃。” 做不好? 这么简单的小吃,不应该啊。 林旭刚要说师兄的手艺不该这么差,突然想到谢保民不擅长白案的说法,这才反应过来,师父说的做不好,大概率是没法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吧。 就像不擅长白案却出手就将邱振华擅长的面果做出来一样,他的不擅长,只是没法取得一百分而已。 很快,楼上就布置完成。 正好蔡和平也来了,大家一块儿上楼,准备试吃这道让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京城小吃——炒麻豆腐! 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和平给孙媳妇儿的见面礼!高大爷做的东北菜! “这麻豆腐做得可真好吃!” 包房里,十多位老人围着大包桌坐了个半圆,正好被这边的摄像机完全拍下来,桌上摆着几道菜,正中间的是那份点缀着韭菜碎和干辣椒段的炒麻豆腐。 吃麻豆腐不用能筷子,得用勺子擓。 耿立山举着汤匙擓了一团麻豆腐,为了味道好,还特意带了一点韭菜碎和干辣椒段,送进嘴里略一咀嚼,就发出了一声满足的赞叹。 麻豆腐的口感滋润顺滑,酱香味浓郁,还带着羊油特有的香味和口感,但却丝毫没有油腻的感觉。 麻豆腐中间包裹着的雪里蕻,吃起来脆生生、咸丝丝的,嚼起来很舒服。 而点缀的韭菜和干辣椒段,则让麻豆腐多了炸干辣椒的香酥和韭菜特有的清鲜。 一口下去,各种香味和口感,一下子就在口腔中迸开,比记忆中的炒麻豆腐美味多了,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种美食。 人都有厚古薄今的心理,夸赞一道美食,往往会用“记忆中的味道”来形容。 但现在,眼前的麻豆腐比记忆中可高了一大截,当年要是有这么美味的麻豆腐,估计也轮不到穷苦人解馋了。 耿立山连着吃了两勺,这才说道: “真好吃,高总厨,您可真培养了个好徒弟啊。” 蔡和平尝过之后,也是赞叹连连: “前两天还跟老伙计们说现在的麻豆腐没过去好吃了,这一尝小旭做的,立马觉得年轻时候吃的那个,根本不配麻豆腐这个名字。” 一道美味好不好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