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_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3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389节 (第1/2页)

    舒云说道:

    “好的老板,现在去送吗?”

    “先等一下。”

    林旭把六个砂锅盖上盖子,依次放在灶上,开大火,把锅烧热,顺便将锅里的金汤重新烧沸腾。

    等锅里咕噜咕噜开始冒热气,浓郁醇厚的香味再次四处飘散的时候,开始上菜。

    首先是宴会厅的三锅,林旭也没让服务员动手,而是和谢保民与魏乾一道端着来到楼上,亲手端到了亲戚们面前:

    “最近这三天一直在忙着做佛跳墙,大家都尝尝。”

    蔡和平一听是佛跳墙,脸上顿时写满了惊喜:

    “怪不得闻起来这么香呢,居然是佛跳墙,辛苦你了小旭。”

    一旁的耿立山笑着说道:

    “这几天哪都没去,天天在店里忙活,我就知道憋着大招呢,没想到居然做出了佛跳墙,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等林旭抬手将锅盖掀开,浓郁醇厚的香味和佛跳墙完美的卖相,冲击着在座的每个人。

    一旁的桌上,林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

    “光知道佛跳墙是一道名菜,真没想到就连香味都这么让人陶醉。”

    一旁的陈美娟说道:

    “妈您别光顾着夸,先尝尝小旭的手艺。”

    林老太太开心的举起筷子,从砂锅中夹了一根斜刀切的海参,送进嘴里一咬,忍不住说道:

    “哎哟,这海参做得够香,你们都尝尝,真好吃。”

    一般的佛跳墙中,鲍鱼用的小鲍鱼,业内人士戏称为“指头鲍”,意思是小得跟手指头一样大的鲍鱼。

    而海参也非常小,毕竟这种菜嘛,成本太高了没利润。

    但林旭用的鲍鱼却是双头鲍和三头鲍,海参也是用的超大号的刺参,这种能独立成菜的食材,在林旭的佛跳墙中,却只是一个小配角。

    从这里也能看出林旭这锅佛跳墙的成本有多高。

    另一张桌上,沈国富夹起一块溏鲍鱼尝了尝,发现里面居然是还是溏心的,这种胶质感满满的食材,配上浓香四溢的金汤,吃起来不是一般的美味。

    “好吃,这佛跳墙真是美味极了。”

    每种食材都有自己的本味,同时还有汤以及其它食材的味道,不光好吃,而且食材本身的美妙和金汤的完美搭配,让整道菜有种脱离凡俗升华了的感觉。

    一口下去,让人不自觉就会生出“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的感慨。

    完美的口感,完美的味道,完美的搭配,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沉迷,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叹这道菜的精妙和回味无穷。

    耿立山吃完了鱼翅,顿时心潮澎湃起来:

    “老是自诩美食老饕,今天尝了林小友的佛跳墙,才发现自己如井底之蛙一般……没得说,等会儿回去我就得重新写副字送给林小友,感谢他让我尝到了如此完美的佛跳墙。”

    佛跳墙这种美食,耿立山自然是吃过的,甚至吃过很多次,但次数再多,也没林旭这么下血本的做过。

    鲍鱼、海参、鱼翅、鱼肚等各种食材,全都是市面上能买到最好的,用这个档次的食材做佛跳墙,滋味自然非同一般。

    就比如鲍鱼,个个带溏心,吃起来那叫一个美。

    除了食材之外,浓郁的金汤也是个亮点,尤其是喝下去,残留在嘴唇上的汤汁居然带着nongnong的胶质感,这说明汤真是熬够了火候,而且熬的时候没有弄虚作假。

    “高总厨,我家小旭做的佛跳墙咋样?”

    沈国富是个喜欢嘚瑟的人,现在女婿做了这么完美的佛跳墙,他整得比自己做出来的还兴奋,乐颠颠的想要高大爷点评两句。

    高大爷尝了口汤,笑着说道:

    “很完美,国宴上都舍不得用这么大的鲍鱼和海参,他这么用,真是下了血本。”

    大家变着法子夸着林旭的手艺,把他愣是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蔡森的mama江彩虹出身名门,原本在心里还对这里不以为然,但刚刚尝到这里的菜,才发现,儿子和公公经常来迎春街是有原因的。

    等看到谢保民时,之前的不以为然完全变了。

    因为这位钓鱼台鼎鼎大名的行政总厨,可是很多人有钱人想请都请不到的超级高手,蔡和平过七十大寿时,刚开始就打算找老谢的,给的价钱也不低。

    但老谢一句周末要去钓鱼,就将中间人给打发了。

    这么傲慢的厨师,现在却主动端菜跑堂,据说过去林记没扩建时,他还主动帮忙收拾桌上的餐具擦桌子。

    连钓鱼台的行政总厨姿态都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