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_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4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406节 (第1/2页)

    油温三成热,将响铃一个个放进锅里,温油炸制。

    之所以用温油,是因为油豆皮太容易糊,所以下锅时油温要低一些,等油温上来,油豆皮会由内到外同时加热,反而不容易炸糊。

    很快,盘子里的油豆卷就全下进了锅里。

    随着油温的升高,这些油豆皮表面被炸出了许多细密的小泡,接着开始膨胀,颜色也逐渐从浅黄往焦黄转变。

    林旭用勺子不断翻动,等油豆皮变得轻飘飘的,相互碰撞还有咔咔声,就说明已经炸透,可以出锅了。

    将炸好的响铃捞出来,开始炸下一锅。

    这时候老沈被香味吸引到了厨房里:

    “啥玩意儿啊这么香?”

    沈佳悦笑嘻嘻的说道:

    “干炸响铃,那次咱们一家去杭州吃饭,你说整桌菜最好吃的,就是这些成本不值两块钱的干炸响铃……”

    前年暑假,沈家三口去杭州旅游,去之前还特意搜了一下当地美食。

    什么西湖莼菜、西湖牛rou羹、西湖醋鱼等浙江菜全都要尝一遍,但吃到嘴里才发现,根本不是电影电视中夸的那种味儿。

    尤其是西湖醋鱼,酸不拉几又腥腻腻的,这也算名菜?

    当时老沈就发出了“吹牛还得是你们杭州人”的感慨,本就是普普通通的美食,差点吹成中餐第一。

    那次杭州之旅,他唯一觉得好吃的,就是干炸响铃。

    炸得香香酥酥的,配上一杯白酒,虽然挺过瘾,但也仅限于此了。

    前些天刷网页,无意中看到了“你觉得杭州是不是美食荒漠”的投票,他狠狠的投了是,然后还注册了两个小号投票,以此表达心中的不满。

    沈佳悦把rou泥全都刮到锅里,看着林旭问道:

    “接下来该干嘛了?”

    正常来讲该调碗底了,不过林旭已经将这一步做好,他往一个陶瓷盆里放了食盐、胡椒粉、米醋、腌辣椒等调味品,还有紫菜和虾皮。

    “往盆里舀两勺汤,把调味品冲开,再将rou丸捞进去,加几勺汤,最后撒入香菜,放点芝麻油。”

    林旭说完,第二锅干炸响铃也已经做好。

    捞出来后,他用筷子夹着切成三角形的油豆皮放进锅里。

    油豆皮遇到热油就开始膨胀,他用筷子夹着一头迅速卷起来,这时候油豆皮也已经被炸定型,表面皱皱的,跟火锅店里经常吃到的响铃卷完全一样。

    沈佳悦正忙活着,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赞叹一声:

    “哇塞,看着好好玩啊。”

    但好玩归好玩,她却没有敢尝试,毕竟这是热油,万一烫到是会留疤的。

    林旭把所有油豆皮全都炸完,见沈佳悦把福鼎rou片已经盛出来,便说道:

    “先盖上盆盖,马上开始吃饭。”

    说完他打开旁边正炖着rou皮的炒锅,里面的rou皮已经炖透,将粉条、包菜、炉rou倒进去,再加入调味品。

    盖上锅盖继续炖煮。

    趁着这个空档,他将炉rou皮切成条放进锅里炸制,rou皮遇到热油就开始膨胀曲卷,成了rou卷,看起来跟铃铛一样。

    这或许就是响铃名字的由来。

    很快,rou皮炸好,林旭盛出来,再把蒸好的酱油rou端出来,豆苗焯水后凉拌,然后将炸好的响铃卷倒进炖菜里。

    今天晚上的菜就准备完毕。

    把菜端上桌,让岳父岳母和崔教授两口子先吃,林旭则是回到厨房,将发好的面端过来,开始制作沈佳悦心心念的发面锅饼……

    第七百八十一章 奖励任务顺利完成!山东大锅饼,面香浓郁口感足!

    “小旭,快来陪崔教授喝两杯。”

    餐厅里,沈国富一边倒酒一边冲厨房里喊着,刚刚来的时候还说下午不喝酒了呢,但有崔清远在,原本不喝的他也决定小酌两杯。

    林旭正在揉面,扭脸说道:

    “您两位先喝,我把锅饼烙上就过去。”

    锅饼是山东地区很常见的一种面食,做法很简单,把发面擀成饼状,放进平底锅或烤箱中慢慢加热,烤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

    做法上跟西北的馕很相似,但不同的是,馕是死面的,而锅饼却是发面的。

    把面团揉一遍,搓成圆柱形的条,将面分成四个剂子。

    再将面剂子分别擀成面饼状,表面刷水,撒上一层白芝麻,再拿起一个易拉罐,将罐底印在面饼上,做成一个个圆形花纹。

    接着拿起松rou针,在面饼上扎出一个个小孔。

    锅饼讲究卖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