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742节 (第2/2页)
清明祭拜的时候为他们烧一炷香磕几个头,也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 只是陈江海却摇了摇头说道:“二叔,我看这部分钱你们最好还是跟其他族人商议一下。” “甚至关于周边的建设,比如土特产手工作坊,以及销售点之类的,还可以跟其他姓氏的村民们也说一下,让他们也可以参与进来。” “不能因为他们不姓陈,就把他们给排除在外,到时候难免会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影响到村里面的团结。” “之前的捐款可以算成是入股,这也算是咱们村旅游的一部分。” “虽然不能赚什么大钱,但如果cao作的好,为村里增收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 第2005章 真真正正的财神爷 话音稍顿,陈江海接着说道:“有时候也要给村民一个参与的机会,不能因为咱们有这个能力就闷着头去做。” “一定要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参与感,这样他们才更会记住这件事,也就会顺带着记住你们为陈家祠堂做着贡献。” “他们只要在这件事里占有股份,就不可避免的要想到是你们出钱最多,以后你的工作会更加好做。” “另外关于入股这件事,你千万要注意一点,要让大家心服口服,全凭自愿。” “同时也要说清楚其中的风险和好处,免得以后赚了钱,有些人分的少了,还是会生出怨言。” “当然你也不要担心,到时候我会让颜飞跟你沟通,让他顺带着照看一下。他是很有能力的,这些事让他帮忙肯定没有问题。” 听了陈江海的话,陈从军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江海啊,你分析的很对,咱们就这么办,事不宜迟,我现在去招集村民说一下。” 随后陈从军直接用村里的大喇叭公布了此事。 “各位村民请注意,经过商议之后,我们打算将陈家祠堂修建成一个咱们陈家村的历史观光景点,还会兴建几个土特产加工作坊,并在附近设置一些销售点。 “所以之前募集的八万块钱,都会算作股本,每年会按照比例反馈给入股人。” “此次本着自愿原则,不仅是我们陈家人,所有村民都可随意入股。一百块不嫌少,一千快不嫌多。” “所有参股的村民都会被记录在册,到时候按比例分红。有愿意的请尽快到全家祠堂门口登记入股,机不可失,过期不候。” 大喇叭带着回音,很快就传遍了陈家村的每个角落。 随后陈家村的村民们纷纷响应,积极的去陈家祠堂入股。 而不明所以的人,也在到处打听为什么会突然向他们募集资金。 等搞明白之后,他们也纷纷选择支持。 因为这件事可是陈江海主导的。 陈江海是谁? 那可是真真正正的财神爷。 既然是他提出来的,那肯定能够赚钱。 况且陈从军也说了,出资多少都是可以的,全凭自愿。 大家自然也就没有了压力。 而且,如今陈家村的人基本上手勤快点的,没有赚不到钱的。 一个农家乐足以养活他们,让他们过上不错的日子。 所以,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当然不愿意错过,都拿出了可以动用的积蓄,一股脑儿的投入其中。 就算村里年迈的老人都纷纷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钱。 虽然不多,几百块钱,也愿意投入其中。 短短的几个小时,竟然又募集到了十七万。 陈从军这下子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整个陈家村的能量。 不过他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件事情完全得益于陈江海的号召力。 有他站台,这些村民们当然没有什么顾忌。 与此同时,他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 关于这个土特产加工的问题,他觉得自己需要找个合适的时间好好跟陈江海商量一下。 主要是看一看陈江海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江海,还是你的眼光毒辣,让咱们村的人心更加团结了。” 陈从军对陈江海充满感慨地说道。 在陈江海的建议之下,这一次入股的所有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 大家可以清清楚楚查到自己出资了多少钱,总计有多少,股份比例又是多少,不存在任何的猫腻。 这笔钱一部分用于陈家祠堂以及周边附属设施的建设,另一部分就是陈江海所说的土特产加工。 按照陈江海的说法,是要修建专门作坊,但一定要保持工艺的原汁原味。 只要干净卫生,越是原始的方法生产出来的东西反而越受市场的追捧。 实际上陈江海看到这么多的村民都参与进来之后,已经在心里面又萌生了一个想法。 陈家村周围有很多果树资源,只是因为疏于管理,虽然数量不小,但品质却差强人意。 不过现在既然建设了一个酒厂,那这些平时的时候无人问津的水果,就派上了用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