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道天下 第637节 (第2/2页)
毕竟现在活了一百多的武者很多,活到两三百岁的也不少。 比如韦孝宽、长孙稚、帝莫神祭司,甚至是鱼俱罗、定彦平、独孤伽罗等顶级存在,他们小则近百岁,多则一两百岁,让他们退伍也太扯谈了! “明白!那编制方面该如何决定呢?”李靖点了点头,再次请示道。 “太尉的意思呢?” 武信不答反问道,他自知只适合掌控大方向,提点意见,要让武信细说,还真不如李靖,专业不对口啊! “此乃微臣与各位将领连夜商议而出,请吾王查阅!” 李靖早有准备地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递上应道。 “五方镇军,坐镇东南西北中五方,需要王、帅两个印玺,方可调动…… 禁卫军……信武卫…… 二十四御军,平时负责坐镇各大军事重城和重要据点,战时负责征伐,御军同样需要王帅两大印玺,方可调动,平时各大御军统帅只能调动亲卫军…… 以各座城池的级别为标准,分别坐镇百万、五十万、十万、五万、一万、五千等编制的军队,对应天都、巨城、大城、中城、小城、据点等级别…… 五方镇军和二十四御军的统帅,每年述职后随机轮换,严禁连任同一地方三年以上…… ……” 武信大概翻看了下,合上看向李靖评论道: “不错,大概就这么办了!只是,轮换期限太短,就三年吧!还有御军……数量是不是多了些?我国有那么多军事重城和重要据点吗?” 武信没明说的一点,五方镇军和二十四御军,是比较容易养虎为患,化为“拥兵自重的诸侯”的存在,所以要尽量控制好,数量也别太多。 当然,李靖所给文书,也有加以限制,不管是镇军,还是御军,都需要王帅两种印玺才能调动,否则就是越权,罪可当斩。而且每年进行轮换,这已经是很短的期限了,能力不够的统帅甚至会来不及掌控军队,连各层将领也来不及熟悉! “嗯!三年也行……” 李靖沉思着应道,苦笑了下接道: “吾王明鉴,我国确实有许多军事重城和重要据点,原本是想定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军呢……” “咳!咳!行,那就二十四御军吧!” 武信被呛到般干咳数声,迅速应道。 仔细想想,二十四御军还真不多,光是西边葬身山脉、沿海重地、中原驻地、西北荒原、北部草原、东北山林等,就需要御军镇守,五方镇军也难以细分到各地。 武信一直清楚,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自己难以想象的地步。 没想到,离国的疆域,竟然已经大到这程度了! 仔细想想,身为离王的武信,其实大半疆域没去过,岭南、南蛮、西北、北漠、东北等区域,甚至连最重要的葬身山脉,武信也没亲眼见过。 可以说,离王武信只是打下了江都附近,东都、西都等,主要是三大天都为主的区域,其余基本是各个臣子打下的江山。 这帝皇当的…… 挺失败! 当然,武信是开国之主,相对其他帝皇,已经算去过很多地方了。 史书记载中,很多皇帝连帝都都没出去过,甚至个别帝皇连禁宫也没出去过。 这才有了著名的荒唐帝皇典故…… 天下饥荒时,大臣上奏,帝皇回答:没米吃,难道不懂得吃rou吗?愚民就是愚民! 想到这,武信更坚定了走出去的心,他可不想将来也有成为那荒唐帝皇的一天…… 第0854章 停留风云 “微臣遵命!” 李靖似乎没看到武信反应般认真问道。顿了下,颇为迟疑请示道:“微臣冒昧,斗胆探听,吾王心中可有合适人选?此事恐怕拖不了多久,大概晋国大典时就该定下,否则会影响军事大局的部署,甚至动摇人心。” “嗯?” 武信浓眉大皱,若有所思看着李靖,猜测李靖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这不是李靖该过问的事。虽然李靖是太尉,相关任命也会通过李靖之手签发下达,人选却不是李靖所能决定和干涉,最好过问都不过问,这是为了避嫌,预防百将之首的太尉,太过做大。 李靖是个聪明人,没道理不清楚这点才是,竟然会直接问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