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铁腕夺位 (第1/2页)
第十一章铁腕夺位 七月中旬,历时二十余天的长途跋涉,杨元庆率领三万幽州军抵达了北黄河,大军在距黄河约二十里外驻扎下来。i 杨元庆随即派人去大利城通报,下午时分,一队骑兵渡过黄河,向杨元庆的驻兵处疾速奔来。 大军驻扎在草原上,防卫异常严密,在三里外,骑兵队便被百余名巡哨拦住,为首军官连忙抱拳道:“在下杨恩,丰州副总管,特来拜见大将军。” 巡哨校尉也回礼道:“请把兵器交给我们,我们带将军前去见总管。” 杨恩回头命令一声,众人纷纷将刀弓解下,递给了巡哨士兵,巡哨带着众人向大营奔去。 此时杨元庆已经接到了禀报,他喜出望外,亲自出营门迎接,杨恩翻身下马,在他面前单膝跪下,“卑职参见大将军!” 他身后的马绍也跪下行礼,“参见大将军!” 所有的士兵都很着跪下行礼,杨元庆望着这些老部下,他心情激动异常,“好!各位弟兄请起。” 众人起身,杨恩叹道:“我们千盼万盼,就盼大将军赶紧来,莫被宇文策那贼子抢先,大将军终于来了!” 杨元庆点点头,“我知道,随我进大帐再谈。” 他带着众人向大营走去,杨元庆又拍拍马绍的肩膀笑道:“好像比从前胖了一圈。” 马绍挠挠头笑道:“娶了娘子,自然就胖了。” 杨元庆点点头,又问:“胖鱼呢?这小子怎么不来见我?” 杨恩笑道:“他现在是丰州总管府录事参军,鱼大帅特别喜欢他,认他为侄子,还提拔了他。” “录事参军不是张庭吗?” “张庭任司马,杜如晦任长史,皇甫诩调为屯田使,反正调来调去都是这帮老兄弟,鱼帅基本上没有提拔新人。” 几人一边说,便来到了中军大帐,其余士兵在别帐休息,杨恩和马绍进了大帐,坐了下来,杨元庆这才问道:“说说宇文策,他到了吗?” 杨恩点点头,“他在五天前抵达了九原县,听说和鱼帅是在灵武郡交接的兵权,上任第一件事,便撤换了九原县督军裴行俨和四名鹰扬郎将。” “等一等!” 杨元庆止住了他,“怎么丰州也有督军?” 杨恩连忙解释道:“这是鱼帅的改制,丰州军三万人,设立了六个督军,每人管辖五个军府,我、马绍、裴行俨、赵武、贺六甲、杨宗正,都是老弟兄。” 杨元庆点点头,赵武、贺六甲、杨宗正都是他的铁卫,也就是六郎、七郎和八郎,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你的意是说,宇文策已经控制了五千军队?” 杨恩叹了口气,“这个宇文策带了几十名随从赴任,上任第二天,便把裴行俨免职了,还杀了一名裴行俨的手下校尉,非常狠毒,昨天我收到他军令,他命令我和所有督军都去九原县述职,估计是准备全部清洗。” 杨元庆重重哼了一声,又问:“那裴行俨呢?” “他在乌海城,我让他去乌海城暂时做镇将。” 杨元庆背着手,走了几步,回头对马绍道:“你先回大利城,封锁我回来的消息,我晚上再入大利城。” 马绍答应一声,转身便出去了,杨元庆想起一事,又问杨恩,“我的家人可到了吗?” 杨恩精神一振,连忙笑道:“都在大利城,而且我还要恭喜大将军!” 杨元庆微微一怔,他心念一转,忽然反应过来,便大喜问道:“可是我侍妾阿莲生了?” 杨恩笑道:“恭喜大将军再得贵子。” 杨元庆喜出望外,算时间阿莲应该是五月份生孩子,没想到竟生了一个男孩,他的第二个儿子诞生了。 入夜,杨元庆率三万大军借着夜色的掩护,进入了大利城,把军队安顿下来,他便立刻赶回了自己的府邸。 在大门口,他翻身下马,正好遇到闻讯出来查看情况的小妾绿茶,绿茶愣住了,他忽然转身向内宅跑去,“夫人,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杨元庆摇头笑了笑,走进了府宅,裴敏秋带着一家人欢喜无限地迎了出来,没有什么能比在乱世中一家人平安重逢更令人欣喜,杨元庆和妻儿一一拥抱,众人都喜极而泣。i 阿莲走在最后,她怀中抱着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杨元庆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次子抱进怀中,小婴儿睡得正香甜,长得粉雕玉琢,眉目清秀,倒像一个女孩儿。 裴敏秋也上前笑道:“这小家伙是在太原出身,整天安安静静,就喜欢睡觉。” “老爷,给他起个!”阿莲笑道。 杨元庆在孩儿粉嫩的小脸上亲了一下,回头问裴敏秋,“我的玉匣呢?” “我去取!”绿茶飞奔而去,片刻拿来一只白玉匣,裴敏秋将匣子打开,里面有一本小册子,这就是杨素给杨元庆的子嗣名册,名字都已经定好,女儿可以由杨元庆取名,但男孩必须按照册来。 裴敏秋其实知道,她还是要郑重地让丈夫选择,“夫君,第二个字是‘静’。” 这就是杨素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