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老jian巨猾 (第1/2页)
裴矩依然住在东院,和代王杨侑住在一起,东院是房,只能从外宅走过去,和内宅没有门相连,实际上是6xs成宅。 东院由十余座小院组成,共一百余间屋子,以前都是住杨谅的幕僚,而现在只住着裴矩和杨侑两人。 杨元庆走到东院,几十名亲兵正给他们搬运箱子,主要都是各种籍,其实这些籍都是杨元庆的,送给了杨侑。 房里,杨侑正和裴矩将箱子里的一本本放上架,两人一边摆,一边说笑。 “裴公,到太原以后,就应该有很多了!” “太原算什么,你有空去一趟闻喜县裴学,看看裴家的藏楼,告诉你,各种竹简、绢和纸,足有数万件之多,那才是的海洋,我本想退仕后,就住在藏楼内,就死在里面。” 杨侑听他说一个‘死’字,嘴不由咧了一下,又道:“闻喜县太远了,太原应该也有不少店或者藏楼!” “肯定有,对了,王家的藏楼也有上万本之多,就在城南,什么时候我和你看看去。” “那好呀!我们明天就去。” “明天恐怕不行,一大堆事情要做。” 裴矩忽然看见窗前出现杨元庆的身影,他笑了笑又道:“你继续摆放,我出去一下。” 裴矩走出房,对杨元庆向旁边屋子指了指,两人走进了旁边一间屋。 “祖父对这次河东之战感觉如何?”杨元庆进屋就笑问道。 裴矩坐下来呵呵笑道:“不错,当初计划是新年前拿下河东,却没有想到八月中旬便拿下了,这样好啊!不用在丰州过冬了,想想丰州的寒冷我就害怕。” 说到这,他夸张地打了个寒战,两边肩膀缩起,仿佛冻得直哆嗦,杨元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发现裴矩的骨子里颇有几分幽默。 “来太原就舒坦了,过两个月我准备回闻喜裴家,好好当几年家主去。” 杨元庆愕然,“祖父,河东刚刚拿下,要建立新的制度,千头万绪,你怎么能说走就走?” 裴矩眯眼笑道:“让年轻人做不是很好吗?我的长孙裴晋。还有裴世清。还有你的两个内兄,裴著和裴明,都是有才能干之人。我应该把位子让给他们。” 杨元庆明白裴矩的意,他想培养家族年轻子弟,他要让位。杨元庆沉吟一下道:“可是现在我需要老资格的大臣替我坐镇朝廷,吸引天下才智之士,祖父能不能再帮我几年?” 裴矩脸上的笑容消失,他肃然道:“元庆,我希望你明白一点,你的势力不是靠几个大臣支持,而是靠整个山东士族的支持,我相信你在拿下河东的过程中已深有体会。” 杨元庆默默点头,他确实体会到了。拿下河东后,裴家几个重要人物游走各郡县,说服地方官府支持自己,正是裴家强大的声望,使得河东各郡县纷纷上表支持,各县豪强大户捐钱送米,武者报名从军。文者上求用,辕门前每天络绎不绝,争相踊跃。 还有王家的支持,使整个太原以北能够迅速安稳下来,这就是一般乱匪所得不到的东西。地主阶级的支持。 “我明白,我也体会到了。但我还是希望祖父能留下来再做两年,裴家子弟,我可以先让他们去地方为官,以后再慢慢提升他们。” 裴矩的脸上又恢复了轻松的笑意,“若只限两年么,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其实你还不知道我裴家的实力,等哪天你家里揭不开锅了,我会让家族给敏秋送点钱粮来。” 杨元庆哈哈笑了起来,“多谢祖父!” 这时,裴矩站起身走了出去,片刻他又回来,将门关上了,这才坐下对杨元庆道:“你知道我在上为什么要让代王进太原城吗?” 杨元庆摇摇头,“我不知,我就是为这个来找祖父。” 裴矩叹了口气,“因为杨侑不想再登基,他想把将来的皇位让给你,他只求做个普通人,和别的少年一样,能进学堂读,和大家一起出去游玩,能够像我一样活到七十岁,子孙满堂。” 杨元庆半晌道:“这是他本人的意,还是祖父劝他。” “都有!前面是他的想法,活到七十岁是我的建议,杨侑这孩子很不错,我不希望他有一天忽然暴病而亡。” 裴矩目光严峻地注视着杨元庆,“我觉得你可以考虑越过杨侑,直接称帝,或许你会失去一部分人支持,但同时你也会获得新的支持,比如山东士族,其实对你的损害并不大。” 杨元庆摇了摇头,裴矩的建议他也曾经考虑过,但是不行,占领一个河东他就称帝,他会失去很多人的支持,包括丰州军将士,必须等时机成熟。 “我明白祖父的意,也感谢祖父的好意,但我还是准备按照计划扶持代王登基,至于祖父担心有一天他会暴毙,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我会处理得很好,会让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