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9页 (第2/2页)
“嗯。” 话音一落,半院子的人都没有了,回去抢粮了。 很快开了锅,馒头没有发酵,是硬邦邦的。给切成一半给小孙子了,小儿子也分了一半。 老二两口子分了一个,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个。 入口虽然也有粗粮的喇口但却异常的香甜,是纯粮食的味,真香,掰开一小块。干嚼这个吃着玩都行! “奶奶,这个好吃。”小孙孙早就忘记刚才不吃东西被他娘打耳光的事儿了。现在又吃上的高兴了。 连他们家老汉本想发扬一下精神,就不吃了,可闻到这小喷喷诱人的味道,到底没忍住,在旁边吃。这热气腾腾的馒头一人只能分半个。小孩子还好食量小,吃点就能吃饱,但对他们大人来说,这点东西也就能垫垫。 这是粮铺最便宜的粮,却一个个都能吃出幸福的味儿来了。 “要是天天都能吃到这个粮就好了。” “娘,还是你英明!” 大娘道:“少给我拍马屁,明儿咱们全家都去排队去,多囤一点,这么好的粮也不知道能吃几回。”随后道:“我瞅着小孙子挺爱吃这个的,以后就单给他做这个吃吧。咱们大人怎么都能将就,不能让孩子跟着受苦。” 凶巴巴的儿媳妇听到这话回头直抹眼泪,道:“娘,我那里还有一根银簪子,明儿给熔了,换粮食。” 大娘也知道这是儿媳妇仅剩下那点东西了:“你还是留着吧,多织布就行。咱家虽然不富裕,但还不至于要靠你一个女人生活。” “要是能天天吃到这个粮就好了。”大娘的儿子说着。 “你呀就想美事儿。” 说完话全家一起笑了起来。 当天粮食买回去,很多人家真煮出来,当场就哭了…… 这种最普通的粮食已经很久没吃到了。 方书净的县衙里,这粮商带着林玉沉的书信在这边说话:“大人,小林老板跟我说过。我在几个县那里都在收粮,能保证质量,而且绝不涨价。” 方书净看了林玉沉的书信,这是他舅舅那边的朋友,为人很忠厚十里八村都有口碑。让他来是最合适的。 方书净点了点头,道:“就是粮食不够,你再运一些。”县里的百姓没买过这么质优价廉的粮食都想囤点,他这书信上说的数怕是远远不能满足县里的需求。 粮商道:“我已经托人去拉粮来了,隔壁省是产粮大省,虽然运过来会贵一些,但这些从我的利润里扣,不涨价。”他来之前也没想到这边缺粮能缺到这个份儿上,没有心里准备,不过幸亏他做这门生意已经十多年了,渠道多,路子多,只要肯花运费,多少粮都能弄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