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页 (第2/2页)
逃税的事儿,上税还是很积极的。 他们的人把每家布料做好登记,随后就收上去了,还去看了看他们养的猪。每家每户养的不一样。有的养得好同一批的猪羔子看着就大一些。也有养的不好,这样的人一年到头不但赚不到还要赔钱的。 这猪可是大牲口,每天要吃掉不少的东西,以前没养猪的时候还好,现在天不亮就要上山去打猪草。 “猪都没事儿吧。”他们来之前县里还特意过问了猪的事儿,大伙儿也盼着吃他们当地的黑猪。 村长提起他们的猪脸就乐了出来,道: “还好,刚开始养的时候不得法,但是现在已经找到窍门了。” 县里一并跟来的衙役道:“你们要是有经验啥的,也互相分享一下。大家一起富嘛。” 村长道:“好……好。” 收完东西大家才走了,要回去拢账了。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村里的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们这就要走了?就跟做梦一样,以前上税总有些征收不够的,县里的打手把人拖出来打,杀鸡儆猴,一家人连哭带求的,今年却这么风平浪静,说真的,他们希望永远收税的时候都是这样才好呢! 县里跟村里同时收账人多就是方便。他们把东西收入库里,张怀仁派了几个布庄里资深的伙计来分拣东西,顺便做下估价,那些超过税款会提前做标记。 整个县里收税用了足足七天就全部完事了,师爷都惊呆了,没想到这次弄的这么快。 随后叫师爷带着一百多户多缴的退钱。 每一户被退钱的老百姓,拿到钱的时候半天都回不过神来,周围的人也都震撼了,小声道:“真能退啊?”虽然听说了这事儿,可是亲眼看到那感觉还是不一样。有些人家微微有些后悔,像他们家里织布的,有的时候也干些杂活,会有些布匹贩子跟他们订布换粮食。一些熟手会接这个活儿。但现在看来,县衙里给的价好像比那些人给的价格还高呢。 悔不当初,早知道家里的好布料用作上税好了,这给的可是铜钱。现在大伙儿手里也有些钱了,喜欢去县里花,去平价粮铺买点粮食再去买点纺织的线,能干的事儿太多了。比他们以物易物的强! 县太爷也带给他们一个新的消息,大商户张怀仁那边要开一个织布厂。到时候会用点女工,一个月织布计件算,一般赚个两三百文没问题,要是能力特别强的女工一个月拿个四五百文都有可能。只有县里的人能参加选拔。 大伙儿都被这突如其来重磅的消息给弄的半天回不过神来,自从原来的县太爷倒台之后,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多了好几条来钱的道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