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方的基建狂魔_第43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8页 (第1/2页)

    经过漫长又艰难的实验,两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被工匠们找了出来——

    先建一个玻璃融化池(底部留个恰好的洞),然后烧制出跟鱼钩形状一样的陶管,一端连接在那个洞口,另一边使劲利用各种工具往里吹气形成大气泡,然后凭借形体优势消除或带走小气泡,虽然费时费力效果也就那样,但玻璃的质量的确rou眼可可见的提高了。

    相对来说第二种方法就显得更加简单或者困难了,说出来就四个字:机械搅拌。

    简单在于只需要搅拌,难度在于要以恒定的速度和频率进行机械搅拌,人坚持一时可以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所以这个方法也就是在最初引起了匠人们的兴趣,后面就被打入冷宫了。

    白点的问题匠人们暂时还有些为难,毕竟配方的改良和原料的改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好在徐大领主开始烧制的时候就料到了这些问题,也没有给工匠们太多压力,只是让工匠们尝试将极小概率出现的清澈全透明玻璃取出来单独放置一边说是有用,有瑕疵的玻璃也要没有气泡和白点的地方单独分割出来。

    玻璃的烧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很有耐心的徐大领主从大水褪去就开始找人研究,直到现在骑士回来成果也并不算显著,好在这只是费布里娜的高标准严要求,现在匠人们制作出来的玻璃即使是废品在外面也是能吊打其他玻璃工匠的存在,只不过徐天打算等商队再出去的时候一鸣惊人才没有将手上的这件杀器放出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众人也明白砂子纯度和玻璃的美貌值成正比,这个时代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高科技辅助,匠人们在这一步的选择是用筛子尽可能将砂子的大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徐天也不知道现代是怎么捣鼓的反正在这里这种方法是真的有效。

    吹玻璃对匠人们来说是个最大的挑战,怎么从玻璃熔炼炉里凭借rou眼挖出一块漂亮的玻璃膏,怎么将这一小点黏在长棍上的漂亮麦芽糖一样的玻璃通过手腕的抖动变成不同的容器,怎么将腮帮子鼓的跟青蛙一样将样式不同的玻璃制品吹成功,其中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是有讲究的,现代要培养一位合格的吹玻璃师傅都要至少一年左右的时间呢。

    所以徐大领主心平气和的接受了一时半会儿自己的蒸馏器是不太可能凑齐的坏消息,顺便让管家将自己的窗户换成了还带着气泡和白点的劣质玻璃,又悄悄在小卖部推出了玻璃窗代替纸窗,无声的告知还没从纸质时代反应过来的众人窗户的变革,嗅觉敏锐手头也松的人没多久就替换了新品不过大多数人却没有这种意识。

    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单纯的觉得划不来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