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8页 (第1/2页)
… “查出来了?” 李承乾温和地问道。 “在神医隐居之处,只有附近的村民才多少知道路。卑职顺着那些常年入山的樵夫口中得知在前年的时节,有一个樵夫摔死在了山涧。而就在那樵夫死前,好似曾经接了几位客人进山,不久后就失踪了。再被发现就是传出摔死的消息。”跪在地上的人看不清面容,只是沉声快速地说道,“那为首的客人模样倒是也没多少人记着,就仿若只是普通的游人般,但是神医确实是在这前后的时间消失不见。” 太子殿下把玩着手中的文玩核桃,幽幽地说道:“两年前……那胡二梅呢?” “身世很干净,没有任何的可疑之处。干净到如同一张白纸。” 太子反而露出笑意,浅浅地笑起来。 “要彻底做出一张白纸,那也还真是不容易。之前派的人不动,再加派人手盯着,任何他过手的汤药都要立刻复核送往院首检查。” “诺!” 他的眉头微蹙,像是想起了什么般把两个核桃压在了桌面上,轻微的咔哒声让殿内寂静了些,伺候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不。” 太子殿下摆了摆手,轻笑着摇头,自言自语地说道:“孤为何要如此?” 他道:“此事理所应当要告诉阿耶才是。” 立政殿外,正在与医者对话的胡二梅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 日头东升西落,倏忽间又是一月过去。 春日绵绵,担惊受怕的南安百姓都恢复了正常作息,就算是再胆小的人都敢拍着胸膛吹嘘自己在那几日是如何的英勇。 营地满了又空了,先是折冲府的人带着人头和俘虏走了,紧接着是押粮队也离开了。为首的王建忠早就把自己的情况送往上头,只是下来的调令并没有责罚他,而是让他们迅速前往广州增补,这就是功过相抵的意思。 王建忠大喜,离开的时候都脚下生风。 最后走的人是郑寿铉。 他本来应该是在两个月前就回京述职,然后等待下一次的选官。可是偏生被南安突发的事情多次拖延了脚步,等到最后离开的时候已是春日。 虞玓亲自把他送到了十里开外。 郑寿铉带着妻儿老小一起上路,在临行前拍了拍虞玓的肩膀说道:“老朽这一回有人折柳相送十里亭,也是不枉这一遭为官坎坷多事,又有谁有如我这般的境遇?” 他朗声大笑,挥手远行。 下一位接任的县官尚不知道是哪位,南安的诸多事务就多落在了县尉身上。原本的县丞是个不爱出头的,就算是郑寿铉走了后,出挑的事情他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