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锦鲤_第25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6页 (第2/2页)

  这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月初的时候,收音机里就传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

    作者:感谢在20200217 23:57:50~20200218 23:57: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花花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刺激

    开了年,顾瑾玉就吃十岁的饭, 但她满打满算也才九岁多, 而魏琳琅比她还小几个月,这才刚满九岁。两个孩子去年就从高桥小学毕业, 顺利升入公社初中。

    他们的同班同学,大部分都考上初中, 看到这么高的升学率,老校长笑得腮帮子酸疼。其实, 自从高桥工艺美术品厂建起来后, 高桥小学的升学率就一年比一年高。

    经济条件的变化, 也让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以前连饭都吃不起的人家,现在咬咬牙也能交得起学费。再加上周围人文环境的变化, 厂子里越来越多的拿高工资的女工人,将女同志的地位逐渐拉高,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很多人以前的思想观念是:女娃娃早晚都是要嫁出去的, 是别人家的人, 让女娃娃读书就是浪费钱, 还耽误家里的活计,不划算。

    而现在他们的想法却是:女娃娃还是要有文化才好啊, 有文化才能进厂,进了厂才能拿工资,拿了工资不说能补贴家里,就是说亲也好说。就像木生,要不是因为她学历高, 算术好,她哪能进厂当会计,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数数钱就能拿工资,多好的事啊!

    现在可不比以前咯,以前厂里缺人,只要有手艺就能进厂。据说最开始的时候没手艺也能进厂,只要干活儿利索就行!但现在却不行了,现在进厂要求越来越高,除非是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可以不限学历,其他岗位最少要求初中学历,也只有刺绣组可以放宽条件,会识字就行。

    为了这个目标,只要不是穷得吃不起饭的人家,都愿意把家里孩子送去学校读书。高桥小学收到的学生越来越多,升学率也越来越高。

    和顾瑾玉等人一同升入公社初中的人还有魏宝珠,她现在算是在牛棚安家了,虽说住得不咋好吧,但生活还是挺滋润的。

    她不缺钱,想吃点什么好的了,就去小高桥四队找魏淑华,请她帮忙换吃的。回头再跟别人说那是魏淑华送给她的,也没人怀疑什么。

    她也不去地里挣工分,但到了年底分粮食的时候,她就跑去魏光辉家里坐着,等着分粮。魏光辉和蒋大花当然不乐意了,但不乐意也不行,魏宝珠会闹!

    不给我粮食,行啊!那就把我家房子让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