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知己?知己  (第2/2页)
   大爷的夫人和meimei估计没想到有那么多来送葬的,还是挺感动的。其实器灵们也……咳咳,他们是不太敢动的。因为大爷的meimei也是考古队的。    在这里再强调一下考古和盗墓的区别,虽然只是拾人牙慧了,但是重要的话要多说几遍。    首先,考古以复原与研究历史为出发点。    其次,盗墓只为钱财,所以只去有随葬品的墓xue。考古不仅仅局限于对墓葬的发掘,古人野炊的地方、干仗的地方等等,只要是对历史研究有价值的,都可研究。    最后,对待文物的也不同。考古以复原历史为目的,一个陶片、一处壁画,都可能有重要价值。考古不仅注意器物本身,还注意器物之间关系,埋藏环境。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盗墓贼是不稀罕的,可是考古专家却视为珍宝。而这些文献上,记载着我们中华文明智慧的传承。    绕梁是有心的,觉得一般的送葬配不上“酱油瓶”大爷的身份,特地弄了个可以推动的花车,上面七个美大叔,在那儿spy竹林七贤的旧事。应该说s的还不错,除了那个弹古琴的是假弹。    “我这个心脏啊,今天早上就不太好受。”跟晚晚他们同车的大叔说,他是“酱油瓶”大爷的邻居,是个大学老师,教古代中国史的。    这古代史大叔哭的很伤心,晚晚只好同他讲点高兴的事儿,比如说……    “你看,现在房价都涨了,我们外地同事都买不起呢。”    晚晚就是变着法的让大叔高兴了,他们那个地段的房子,搁十年前,一般。搁现在,好嘛,得拿两辆保时捷来换了。博物馆新考进来的那几个外地孩子就天天碎碎念,说这点工资就算再过十年也没法在市中心买房子。    “别提房子了,”大叔擦着眼泪,手指往窗外一指。外面一个很小的三层筒子楼,筒子楼后面是一小学。    “就这小楼三楼,有我们一个小单元房。本来那年说拆迁,都谈好价了。结果有个能闹腾的,就非得让再加钱,不加钱就是不搬。再后来,人家开放商就不拆我们这儿了。就这小破屋,住不了人,也卖不出去。”    这就比较悲剧了,学区房是抢手,但是也得是能住人的学区房啊。    晚晚想着再怎么安慰一下大叔,但是不是有句话说的好来着,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大叔立马又接到一个噩耗,内蒙古一盗墓者被抓时,车上就搜出了他的著作,《xx地区古代城址研究》一书,大叔倒是挺淡定的,俩眼珠子往上一插,直接晕过去了。    哎,这知己难求,可是有也不定是好事儿。谁知知己会不会是歹人呢?晚晚就认识一个妹子,写穿越向玛丽苏小说的,为了得到专业历史知识,人家特地混进了一个历史系研究生的群,每次研究生导师在里面发什么非常专业的书籍,她肯定第一时间收藏,外加感谢导师,搞的导师特别感动,觉得这孩子真积极努力。    这个……不知道那些位大学教授后会不会也气晕过去……他们发那些书是想让学生们好好学习,严谨治学来着。    唉,还是书归正传吧,那天晚晚和戎芥就没去成殡仪馆,直接去的医院。    “您先吃个面包吧。”其实大爷没啥事儿,就是岁数大了,早上又没吃早饭,刚才在看着出殡又哭的太投入,所以一时低血糖了。    晚晚打开面包的包装袋,e,刚出炉的欧包啊,全麦的,里面还有烤的香香的核桃和葡萄gan呢……    谁知大叔一扭头,看着旁边的绿植,说:“我不想吃。”    哎,是啊,“酱油瓶”大爷才刚过世啊……    晚晚默默的把手缩回来,那面包刚要到自己嘴边,古代史大叔突然来了一句:“我想吃烧饼。”    晚晚:。。。    戎芥:。。。。。。    古代史大爷又加了一句:“油酥的……”    晚晚:。。。    戎芥:。。。。。。    摔,大爷,幸亏您当年大学毕业时没真跟“酱油瓶”大爷一起考古去,考古经常风餐露宿您知道不!    急症室的大夫一听这话,立马就扭头了,当晚晚和戎芥以为他有什么非常要紧的医嘱呢,结果大夫站起来,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把零钱来,从里面翻出一张棕黄色的二十元人民币来,说:“马路对面就有卖的,顺便给我买两套,要夹鸡蛋和牛rou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