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_第1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3节 (第3/3页)

    李谈从前在礼部供职之时,也曾经参与过给众位皇子草拟封号之事,当时他就觉得“海”这个字温柔大气,很符合十二爷的气质。

    如今见到自己的偶像十二爷,李谈莫名紧张得厉害,舌头也有些打结:“卑职……卑职参见海郡王。”

    殷陶:……

    都说了不是海王了,这人怎么还乱叫呢,是想引起他的注意吗?

    古往今来,有关于财政的部门都是一个国家最繁忙、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清朝也是如此。

    殷陶读本科时候,班内团支书毕业后便考了区财政部门,从上岗开始便忙成了狗。

    殷陶也不例外。

    他只庆幸这个年代没有手机,不用天天看着微信群文件加班。

    四爷从康熙四十二年开始收债,康熙四十五年基本清理完了坏账,康熙四十六年正式收尾和卸任了职务。

    因着四爷事情干得的确不错,康熙感念四爷功劳给他提了爵位不说,还同时给马齐升了官,改授保和殿大学士。

    马齐的性格很是中庸,外在随和,即便是作为领导也不喜欢为难下属,在六部意外混得人缘不错。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马齐的好人缘同样也给女婿殷陶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如今户部近期需要处理的事情主要有三件。

    一个是刑部刚刚办下的案子,浙江布政使巨贪黄明被革职判绞监候,不光贪污的赃银八万两全部上缴国库,就连家产也悉数查抄充公。

    黄明被判得的确不冤,家产册子厚厚一沓,好些东西叫殷陶和户部尚书穆和伦都看住了,一应财物和银钱经由户部主理入库,也的确叫户部忙了一阵儿。

    紧接着,宁夏中卫发生了地震,需要拨钱粮赈灾。

    再有就是众位皇子如今只是口头封诰,还尚未举行册封礼,告知天地祖宗。这事虽然是由礼部主理,但还是要户部配合花钱,也要抽出专人专班准备这件事情。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殷陶回到家中。

    舒怡看着疲惫不堪的丈夫,很是有些心疼。

    看来封了郡王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明明有了爵位也有了差事,可看丈夫的状态竟不比从前逍遥自在。

    十二爷是个那么博爱的人,平日里最是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只要他留在京中,照顾安安和弘晏的事情都是他这个阿玛亲力亲为,就连其他皇子家中的孩子也都喜欢自家爷,都恨不能时时住在自家府上。

    反正和她们爷一起做生意的九爷这几年赚了大钱,府里不缺吃不缺穿,这么下去也挺好。

    谁承想她们爷冷不丁地就被皇上拉出来上进了,搞的日日如此辛劳,实在是太可怜了。

    殷陶到底是和舒怡生活了七八年的人,很轻易便看出了舒怡在想些什么。

    他有些无奈地轻轻拍了拍舒怡的肩膀,表示自己这几日虽然劳累但过得很好,不必过分担心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旗人都是不得出京和从事商贸为主业的,不想上进为皇上和主子所用便只能在家待着,再没有其他什么发展和前途。

    舒怡应该自幼接收的也是这样的教育,生而为满人,就该勤奋上进,不能混成纨绔子弟,只等着在家里吃老本儿。

    马齐一看就是一个奋发上进之人,想来也给舒怡灌输了不少相应理论,可为什么舒怡不过嫁了自己几年,便有了这样完全相反的想法?

    殷陶严重怀疑自己把妻子给带偏了。

    殷陶原本想着跟安安和弘晏一起用个晚膳,虽然日程忙碌但仍旧不能放弃和孩子们培养感情。

    谁知舒怡却道,两个孩子还在室内游乐场扑腾,因为四爷家的二格格和两个弟弟、五爷家的弘晊和几个姊妹都过来了,一堆人正在那里玩得飞起,估计晚上安安和弘晏还要招待小伙伴们,就不过来陪着他两个用膳了。

    安安不过只有小学一年级大小,弘晏比起安安还要小了三岁半,两人却已经有了社交圈子,抛弃了老父亲和老母亲。

    殷陶略有心酸,只得拉着舒怡坐下来,吃起了他特意点的酸菜猪rou饺子。

    说起孩子们的事,殷陶不由想起了十三家的几个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