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页 (第2/2页)
服了。 “婚姻大事,本就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等到这时候, 郑宛和七皇子都被慎刑司的太监们“请”下去行刑了, 郑皇后才悠悠然开口,转着手腕间的碧玺佛珠,淡笑道, “这些孩子们一个个, 倒是一个赛一个的主意大……打得好, 这十个板子,也是他们该得的。” “希望都能引以为戒,长长记性, ”郑皇后从高台上遥遥扫了一眼下来,似笑非笑地睨着东宫太子道, “挫挫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锐气也好。” 东宫太子下颚微收,紧绷着脸没有说话。 不过郑皇后这话说得很妙, 真宗皇帝与宓贵妃给七皇子议定郑氏女,对七皇子来说,那是“父母之名”,所以如郑皇后所言,打他那十个板子是“他该得的”……但对于郑氏女呢? 宓贵妃这媒做得肯定是算不上是什么“父母之命”的,那也就能勉强说是“媒妁之言”了……这是字里行间、不露痕迹地就把宓贵妃贬低到了那等走街串巷的媒婆等级。 骨子里世家女的傲气表露无遗,郑皇后甚至从始至终, 都不屑于去与宓贵妃正面对话一句。 “皇后娘娘说得好, 真是好,”宓贵妃微微一笑,不过那笑容很浅, 眼底全是冷意,只面上作出一派天真无邪的姿态来,抚掌赞叹道,“不愧是皇后娘娘,腹有诗书,气度华然,说出口的话就要比旁人在理三分……方才之事换上臣妾,一时也就只能想到一句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宓贵妃微微冷笑,一字一顿咬得极其清楚地背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这一句,还是多赖陛下当年有心,耐着性子教导臣妾背下的呢。” 最后半句,却是又回过头对着真宗皇帝不好意思般羞涩笑着道出的。 你管本宫这媒做得好与不好,宓贵妃微微冷笑着想:本宫只知道,你们郑家姑娘心比天高,敢当面抗旨,那就是不尊圣意……非安分守己的王臣之相。 郑皇后微微一顿,也回过头来,似笑非笑地望着真宗皇帝,语意不明,不带褒贬地感慨道:“贵妃伶牙俐齿,倒是好口才。” 宓贵妃心头一冷,咬了咬唇,眼睛里霎时便多了层雾蒙蒙的水汽,也不再作声,就那么似哭非哭、泪眼盈盈地望着真宗皇帝。 真宗皇帝按了按额角,被两边的女人看得既头疼又眼黑,随意往下扫了一眼,恰好瞧见正蹑手蹑脚、尽量不引人注目地往东宫太子那里走的裴无洙,立马顺势开口,招手叫了人上来:“小五,过来,你鬼鬼祟祟干嘛呢?” “我回我位子上啊,父皇您忙,儿臣这就坐好。”裴无洙拱手含糊应了句,扭身就想赶紧走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