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也搞基建_第21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页 (第2/2页)

买个烧饼了。”

    齐皇对吴静香翻了个白眼,朕是缺那三枚铜钱的人吗?

    这丫头平时看着挺机灵的,怎么看不出朕话里的意思。

    “刚才在御书房里你说的找赞助商一事,切不可再提了。”

    齐皇似乎在警戒道,“朝中的大臣多对经商鄙夷,他们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利用他人能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口舌如簧,满嘴谎言,唯利是图,盘剥了原本属于百姓的财富。

    何为商人,便是伤害别人。”

    齐皇的话语在耳边鸣响,吴静香陷入了沉思,封建王朝意向重农抑商,大齐也不例外。

    为何重农,只有在土地上种植收获大量的粮食,国库粮仓爆满,内无粮荒,百姓才会安居乐业,人才丁旺。

    这样才无内忧,百姓不易发生动乱。

    面对外敌。

    也无需惧怕。

    抑商,无非是商人可以大量囤积财富,容易发生动乱谋反,而是对金钱的追逐,会使许多百姓“舍本逐末”荒废田地,外出经商。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生产力落后,需要大量的劳动者留守土地。

    “陛下就是这样看待的商人,是否太过偏见了。”

    清风吹拂着吴静香的衣角,四处飞扬。

    “商人无非便是做买卖,把东边的东西,卖到西边,盘活了市面上的经济,互通有无,还是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南方盛产大米、丝绸,北方盛产小麦,若没有了商人在从中活动,我们居住在京城,怎么能吃得上南方的大米,穿着南方纺织的衣裳。”

    吴静香说道,她停顿看了齐皇的面色如常,才敢继续说下去,“陛下你说商人盘剥了百姓,可曾经想到若没有商人收购,那些东西在百姓手中便无法变现,与废物无异。

    就像您身上的丝绸料子,若不在有商人运往北方贩卖,那南方的布坊是不是就大量囤货了,他们没有销路,也不会在购置农民养殖的蚕茧。

    那你说百姓还会种桑养蚕吗?”

    吴静香挺直了身子,头头是道,一如往常在太学授课时严肃的样子。

    她知道一个国家若没有商人,打压商人,这个国家的经济便不会发展。

    后世之中,多少官府的官员求爷爷告奶奶,对有大项目的商人,甚至使出了月下追韩信的招数,为了不就是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

    “你这丫头,做了几笔生意,尾巴翘上天了,居然敢当朕的先生了。”

    齐皇神态自如,言语极为爽朗。

    “这商人真有你说的这么好,朕就没有那么多头疼的事儿了。”

    齐皇开玩笑地说道,“每年商人交上来的赋税也没有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