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_第四百一十五章 回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回宋 (第2/3页)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播下了种子,在摄津,已经有不少倭人开始学习汉学,在这里,我要你也给他们播种。

    总而言之一句话!”姜德眯着眼睛说道“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一天三顿打,不反待如何?”所有人念着这句话,眼睛是越来越亮,武大亭拱手道“末将明白了!”

    “好,我就派你驻守此处,最多一月,就会有军士来增援,你要做的事情,第一,守住要塞,第二,招募尽量多的百姓,告诉他们何为人。”

    “是!”

    “底仓的那两个,你也带上,送给藤原,至于他如何处置,我们就不管了。”

    “是!”

    倭国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姜德看着越来越有的西海道,突然有些感慨,俗话说杀人诛心,打人打服,这一次姜德是利用倭国各自为政的弱点来了个过江龙,不知道下次来又会如何。

    如果倭国真的上下团结一致,他恐怕连濑户内海都不敢进。

    还是那句话,团结就是力量,老人说的总是有一定道理的。

    ——汴京

    “啊呦喂,这小娘子长得可真俊俏啊,我这侄儿就是有运气,出个海,都能捡回来这样的小美人。”一个妇人抓住玉藻的手,不断的评头论足说道。

    “是啊,你看着皮肤,当真是我看的都嫉妒的很呢。”李师师也笑着说道。

    “就是还不太会说汉话,现在就知道脸红。”

    说着,又是一片哄笑声。

    玉藻低着头,用有些口音的汉语说道“我已经会说一些了。”

    “啊呀,说的还挺好的嘛,来,和jiejie们说说,这倭国都是什么样的?”

    别人都说三个女人等于一千只鸭子,姜德看着远处这一群,对发明这句话的人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姨夫,此次文正公仙逝,听闻给太师的打击也很大?”姜德好奇的问道。

    梁世杰点头道“文正公乃太师胞弟,此次回乡路上病故,太师自然伤感万分,此次我回来,也只是见到了一面罢了。”

    文正公就是蔡京的弟弟蔡卞,他们两兄弟在政治上一直不和,平日里也很少往来,但终究是蔡京的弟弟,弟弟死了,哥哥又能活多久呢?与其说蔡京伤感蔡卞的死,不如说是在伤感自己的年迈。

    “听闻官家近日对金辽之事很有兴趣?”姜德换了个话题说道。

    “是的,月余前,登州守臣王师中奏有辽人蓟州汉儿高药师僧郎荣等两百余人漂流至我驼矶岛,官家闻讯极为感兴趣,就把他们召到了京城问话。

    这一问才知道,现在的辽国,已经如同风中火烛,危在旦夕了,不仅仅连战连败,就连东京都丢给了金国。

    那童贯立刻怂恿官家联金抗辽,太师这段时间又不出门,这不,官家就派王师中挑选将校七人,带着军士船只准备去联系金国了。”梁师成撇撇嘴说道“那童贯在此事中出力不少。”

    姜德喝了口茶,点点头,此事在他刚回国就有人报给了他。

    昔日宗泽在登州清理田地,监察吏制,得罪了一大批人,最后无论是知府李浩还是宗泽都被调离了地方,此事的登州知府就是之前说的王安中。

    这个王安中虽然名字和王安石相近,但却和王安石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反而是苏轼、晁说之的学生,哲宗时的进士,赵佶朝的翰林,为人善于专营,无论是童贯还是蔡攸,都关系紧密,也因此能得到登州守臣的位置。

    当然,对于这种好财好权的官,身边早已被姜德渗透的和个筛子一样,只是高药师等人事情太大,而且也没有姜德的命令,在登州的孙立等人也不敢随意出手。

    “姨夫,我这几年周游各地,那北地的事情也听说了一些,女真人凶悍无比,辽人都不是对手,如果把辽国变成金国,对我大宋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啊。”姜德说道“就如昔日汉末三国,要是蜀汉和孙吴灭魏,但土地却全被一家所有,对另一家来说,还不如保持原来的三足鼎立呢。”

    梁师成点头道“你的想法和我一样,只是官家在童贯的怂恿下,已经心动,难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