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章 担惊受怕 (第2/2页)
了么?”他搁下茶碗,微笑道,“我是你大哥,还能为你无心的几句话同你置气么?” 徐知让心底觉得“杜正伦”这个类比并不恰当,但他不敢多言,只喏喏地点了点头,“是,是。” 徐知温笑着别过了头,随口接上了先前的话题,“其实,依我说,五弟现在去四皇子身边倒是正好。” 徐知让一怔,就听徐知温继而淡笑道,“先前你受笞时,是该由你巴结他,可眼下情形,却是他该赶着来投靠五弟你了。”徐知温看着徐知让渐渐明亮起来的眼神,又笑着补充了一句,“五弟,你是害怕,但他一定比你更害怕,这一点,大哥给你打保票。” 徐知让直了直身,又听徐知温道,“眼下你最应担心的,是太子。” 徐知让想了想,迟疑着问道,“大哥何出此言?” 徐知温摇了摇头,没多说,只是道,“是我自己的感觉罢了,你不信也无妨。” 徐知让道,“太子殿下住东宫,平日上学在崇文馆,想来也会不上面罢。” 徐知温微笑着提醒了一句,“五弟,殿下赏的那幅《卜商帖》,可还挂在父亲的书房里呢。” 徐知让一滞,便听徐知温淡笑道,“上回五弟去父亲书房里赏字时,说了一句话,眼下用来形容太子正合适,”他弯着眉眼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徐知让觉得徐知温的话说得有些严重了,他觉得太子最重视的应是二皇子才对,“那我……尽量避开太子罢。” 徐知温道,“敬而远之最好。” 徐知让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大哥的话,我记下了。” 徐知温笑了笑,接着站起了身,道,“我替你,将盼巧唤进来罢。” 说着,徐知温便信步向门口走去,走到中途,忽而听身后的徐知让出声道,“大哥不必害怕‘杜正伦’,大哥才不会作‘恒山愍王’。” 徐知温偏转过身,朝徐知让粲然一笑,还是没接他的话,“对了,我听说,四皇子已将五弟的画挂在寝宫里了,五弟实在,不必害怕。” 徐知让看着徐知温的眼睛,认真道,“对,我不害怕,大哥,你也别怕。” —————— —————— 杜正伦的梗是这样的,杜正伦当太子左庶子的时候,被唐太宗派去教导太子李承乾 唐太宗曾嘱咐杜正伦“我儿患有足疾,只是小事,但却好狎昵小人,以致没有好的名声,你要时时规劝。如果他不听教导,你就来告诉我。” 后来,杜正伦数次劝谏太子李承乾,都未被接受,便将太宗的话告知于他。 李承乾上表抗辩。 唐太宗质问道“你为何把我的话告诉太子?” 杜正伦答道“我劝导他,他不接受,所以就用陛下的话来吓唬他,希望他有所畏惧,或许可以改恶从善。” 唐太宗大怒,将杜正伦外放为谷州刺史,又贬交州都督。 《旧唐书·杜正伦传》十年,复授中书侍郎,赐爵南阳县侯,仍兼太子左庶子。 时太子承乾有足疾,不能朝谒,好昵近群小。 太宗谓正伦曰“我儿疾病,乃可事也。但全无令誉,不闻爱贤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须来告我。” 正伦数谏不纳,乃以太宗语告之,承乾抗表闻奏。 太宗谓正伦曰“何故漏泄我语?” 对曰“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 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 这里唐太宗生气,不是因为杜正伦狐假虎威,而是杜正伦将自己私底下说太子不好的话告诉了太子。 这件事里,太子是不会生杜正伦的气的,而会生唐太宗的气(大家想想,唐太宗身为人父,和一个外人私底下说自己儿子不好,换谁是太子李承乾都会生气的吧) 那么,杜正伦这么做,落在唐太宗眼里,就是在暗中挑拨父子关系,离间他们父子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