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麻将骨牌 (第2/2页)
” 彭平康看了一眼周胤绪晦暗不清的脸色,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反而拿过注子,往两人面前的酒杯里续上了酒。 屋内静默了片刻,少顷,周胤绪开口道,“这‘麻将’真是好大的魅力。” 彭平康笑道,“是啊,周大人有所不知,文府中有一张专门用来打牌的‘麻将桌’,是用硬木制的,打起来滑溜溜,震天价响,可是痛快得很呢。”他说着,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据说,文经登考上状元前,在家时也爱用那张桌子推骨牌玩呢。” 周胤绪奇道,“果真么?文经登竟喜欢打牌?”他顿了顿,又似玩笑道,“我还以为,文经登在家时,是如同彭大人口中的文好德一般,站着看牌不入局的呢。” 彭平康微笑道,“那周大人可想错了,”他道,“周大人刚到琅州时,我就同周大人说了,‘尊嫡卑庶’这四个字,可轻易不敢言呢。” 周胤绪笑道,“不对,彭大人当时说的是,轻易‘不好说’。” 彭平康笑道,“嗯,许是我记错了罢。” 周胤绪笑了笑,没再继续探究这个话题,转而似感慨道,“文经登……文翰林真真是名副其实的‘文状元’,打着‘麻将’牌还能金榜题名,这要让那些寒窗苦读却多年不第的酸秀才知道了,恐怕连银牙都要咬碎了罢。” 彭平康笑道,“据说,文经登还曾说过一句极有意思的话,‘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 周胤绪听了,哈哈一笑,“文经登竟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 彭平康笑道,“是啊,可见‘打牌’与‘读书’并不冲突,打了牌,一样能读得‘四书’。” 周胤绪搁下了手里的酒杯,笑着回道,“这却不同了。” 彭平康道,“有何不同?” 周胤绪道,“依彭大人方才的说法,‘打牌’与‘读书’是有同等魅力的事,可书读多了,并没有什么害处,顶多变成不更事的书呆子、文弱书生;但经常不断地拿‘麻将’牌一轮轮地打下去,那毛病可就大了。”他认真道,“若有文经登的学问风cao,自然可以打牌,但我终究却没有文状元那样的学问风cao,所以必不得藉口。” —————— —————— 1“川牌”和“牌九”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纸牌游戏,后者是类似赌博的骨牌 “麻将”这个词是明朝才出现的,我在文里将这个设定的时间线提前了 2关于“麻将”属不属于“赌博” 在古代来讲,应该是属于的,这点可以参考梁实秋的《麻将》 我的家庭守旧,绝对禁赌,根本没有麻将牌。从小不知麻将为何物。 除夕到上元开赌禁,以掷骰子状元红为限,下注三十几个铜板,每次不超过一二小时。 有一次我斗胆问起,麻将怎个打法。 家君正色曰“打麻将吗?到八大胡同去!” 吓得我再也不敢提起麻将二字。 心里留下一个并不正确的印象,以为麻将与八大胡同有什么密切关联。 这里提到的“家君”是指梁实秋的父亲梁咸熙,梁咸熙是清朝秀才,并且是清朝同文馆英文班第一班学生,后来供职于京师警察厅,按照梁实秋的叙述,梁咸熙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中,已经是比较难得的不守旧的人物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不守旧”的知识分子父亲,也是将“麻将”归为“赌博”一类的,认为孩子打麻将就是不学好,所以我觉得,古代背景下,封建大家长对于“麻将”这种事物,还是有很深的偏见的。 3“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这句话是梁启超说的。 梁实秋《麻将》麻将不过是一种游戏,玩玩有何不可?何况贤者不免。 梁任公先生即是此中老手。 我在清华念书的时候,就听说任公先生有一句名言“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 读书兴趣浓厚,可以废寝忘食,还有功夫打牌?打牌兴亦不浅,上了牌桌全神贯注,焉能想到读书?二者的诱惑力、吸引力、有多么大,可以想见。 书读多了,没有什么害处,顶多变成不更事的书呆子,文弱书生。经常不断的十圈二十圈麻将打下去,那毛病可就大了。 有任公先生的学问风cao,可以打牌,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学问风cao,不得藉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