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_第二百八十二章 美玉蛇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美玉蛇蝎 (第2/2页)

万一不是呢?”他认真道,“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孟千驹是那等‘色令智昏’之人,仅取信你一人之言,万一今年不是‘丰岁’,你可知你这一句话,将会害了东郡多少乡间百姓吗?”

    纪洵美低下了头,“是,奴婢原长于闺阁之中,不知乡间疾苦,更不知田赋利害,见了孟抚台一时欣喜,便有口无心,将所见所闻和盘托出,实在不是……”

    彭平康道,“丰岁田赋以‘折色’缴。”

    纪洵美抬起了头。

    彭平康幽深的眸子直直地倒映着她的面容,“我问你,”他正色道,“丰岁田赋以‘折色’缴,是不是你向孟千驹出的主意?”

    纪洵美不语,只是又作势挣了挣被彭平康抓在手里的腕子。

    彭平康看了她一眼,放开了手。

    纪洵美缩回手,慢慢地揉着腕子道,“彭大人弄疼奴婢了。”

    彭平康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缓缓地开口道,“毒如蛇蝎。”

    纪洵美手上的动作一顿,就听彭平康又补充了一句,“你的心思,可真是狠毒至极。”

    纪洵美低下头,又揉了一会儿腕子,便按原样依次往右手四根手指上戴好了假甲,将膝前的琴调转了回来,接着,她抬起头,朝彭平康微笑道,“彭大人可还要再听一曲?”

    彭平康慢慢地站起了身,居高临下地看着纪洵美道,“那就再唱一曲,”他淡淡道,“就唱那支《风入松·春风吴柳几番黄》。”

    ——————

    ——————

    1《礼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宫羽。

    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古代的君子,身上一定要佩玉。右边佩主的铿锵鸣声应合于五声中的微角,左边佩玉的铿锵鸣声应合于五声中的宫羽。

    趋走时的节拍应与《采齐》相应,行走时的节拍应与《肆夏》相应。向后转时,走的路线应是圆形;能右拐弯时,走的路线应呈直角。前进的时候身体应略向前俯,倒退的时候身体应略向后仰。如此这般地行走,然后才能使佩玉发出铿锵的鸣声。

    正因为君子在乘车时能够听到鸳和的铃声,在步行时又能够听到佩玉的鸣声,所以一切邪僻的念头也就无从进入君子的心灵了。

    2《论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3《风入松·春风吴柳几番黄》

    风入松其一为友人放琴客赋

    宋·吴文英

    春风吴柳几番黄。欢事小蛮窗。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吹散幽香。昨夜灯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妆。

    最怜无侣伴雏莺。桃叶已春江。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为友人放琴客”,此“琴客”系“友人”小妾,此系用顾况《宜城放琴客歌》之典。

    “春风”两句,述从前两人恩爱,此言词人友人与琴客在吴地的窗前柳下曾快乐地度过了数年光阴。

    “小蛮”,即白居易歌姬,所谓“杨柳小蛮腰”是也。这里指代“琴客”,颇符其小妾身份。

    “梅花”两句,点题“放琴客”的原因。“梅花”,一词双关,既实指花,又是以女子梅花妆,指代琴客。“玉龙”,雪的代称,喑喻某种恶势力。此言琴客本想长久地跟随友人永不分离,却不料被某种人事横加干涉无情地分开了两人,造成了这“放琴客”的既成事实。

    “昨夜”两句,连结过去与现在。言友人在昨日以前可以经常看到琴客在灯前月下轻舒黛眉曼声歌吟的倩影;今天只能在这郊外见到她离别时的泪貌了。

    “最怜”两句,“桃叶”,王献之小妾名,这里指代琴客。此言琴客将离友人远去,从此失去了亲密的伴侣。

    “曲屏”两句,替友人设想。言友人设在屏风后的卧室,原总是琴客先替他暖被,如今只有郭孤衾独眠,所以深夜寒重难以成眠,不免辗转反侧思念琴客在时的种种好处。

    “莫道”两句,“蓝桥”,唐裴航遇仙处,又“行云”,也指琴客。此言蓝桥遇仙的传说虽是无稽之言,但蓝桥这个地方还是能探寻到的,可是现在友人与琴客分离之后,只恐怕要象阴阳殊途般的成为永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