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红袖赋诗 (第2/2页)
继续作画,一面随口笑吟道,“‘对清香颜色,款步花枝颤’。” 纪洵美原来就起了疑,听范垂文这么说,心下便更肯定了两分,一番踌躇间,她已然走到了范垂文身旁。 范垂文画得极快,因着这幅纸比上回彭平康用得那张阔一点儿,纪洵美定睛看去时,却觉范垂文作得笔顺比彭平康画得还要简练些。 少顷,范垂文搁下笔,转头看向彭平康笑道,“有时日没作画了。” 彭平康亦笑道,“那也作得比我好。”他说着,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边的纪洵美,“你可知,范大人画得是什么?” 纪洵美见那纸上寥寥几笔,勾勒的是一连山脉,又虚虚得搭了几划,似是飘来的絮云,她思忖片刻,轻声答道,“范大人画得,是一幅‘遥山抹云’图。” 范垂文听了,只是笑笑,又转头看了彭平康一眼,见彭平康亦是含笑不语,于是不置可否道,“好,你便以此为题,作一首诗来罢。” 纪洵美应了一声,尔后不禁又看了彭平康一眼。 彭平康只低头看画,似并未发觉纪洵美的眼风,他见范垂文往侧旁跨了一步,朝纪洵美出声道,“你自往笔架上寻一支‘兼毫’写罢。” 纪洵美怔了一怔,才反应过来彭平康这句话是对她说的,她又应了一声,从笔架上取了笔,挽起一分袖口,蘸饱了墨来赋诗。 纪洵美今日簪的是一支步摇,她身形一动,那步摇上的流苏便跟着一颤。 此刻她微微倾下身去,头上的步摇映着乌发,巍巍一晃。 彭平康见了,不知怎的,心中也跟着她发上的流苏动了一下。 他正不觉愣神间,就听范垂文笑道,“果然作得好。” 纪洵美搁下笔,直起了身,朝范垂文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奴婢微末之才,承蒙范大人抬爱。” 彭平康回过了神,不禁抬眼朝桌上看去,只见那纸面上的崇山峻岭旁用行书题了一首五言 “无心出岫时,山腰横一抹。 为霖覆手间,岂容留旱魃。” 范垂文微笑道,“此诗的意思虽不算别致,但首联与尾联的两个典故用得却极恰当。”他说着,含笑看了彭平康一眼,伸手指了一下诗上的第一句,“此一句化用了陶潜的《归去来兮辞》,末一句引的是《诗经》词,此二句相得益彰,往深里来说,倒有一种除恶扬善、经世为民的精神在里面呢。” 纪洵美低眉微笑道,“范大人解的是呢。”她浅笑道,“昔黄帝命天女‘魃’对战蚩尤,止蚩尤所纵之大风雨,黄帝得天女‘魃’之助而杀蚩尤。” “然‘魃’不得返天,所居不雨,故为人所逐,因名‘旱母’,又称‘旱魃’。《诗经》中有‘旱魃为虐’一句,可见其为世之祸患矣。” “奴婢以此典用于末句中,”纪洵美抬眼微笑道,“既是为范大人说得‘惩恶扬善’,也还有一种‘舍生取义’的意思呢。” 范垂文闻言,看了看纪洵美,又返过身去看了看彭平康,尔后对着桌上的画点头笑道,“你作诗,果然作得是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