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七章 能避则避 (第2/2页)
人执意受纳文氏捐田,我也不便拦阻,只是这其中有几桩事体,我须得说得周大人知道。” 周胤绪忙道,“范大人但说无妨。” 范垂文道,“这官营的‘慈幼局’虽应归州府衙管,但周大人最好,”他一字一顿道,“不要去碰这‘慈幼局’的账目。” 周胤绪一怔,道,“可文氏那边的账目交接……” 范垂文道,“周大人不妨放手让底下的小吏去做。” 周胤绪沉吟片刻,道,“虽说我一向就不爱理账,但万一……” 范垂文接口道,“即使有什么‘万一’,那也是小吏们的疏漏,与周大人有甚相干?” 周胤绪几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范垂文似乎看出了些什么,又微笑道,“自然了,若是事态重大,我和宋大人也会帮着周大人一起参阅公文的。” 周胤绪道,“范大人似乎……”他抿了一下唇,“十分不愿我参与照管‘慈幼局’呢。” 范垂文笑了笑,就见周胤绪面容平静地问道,“范大人是因我爱恋稚……” 范垂文道,“不是。”他淡然道,“周大人喜欢何种人,是周大人的私事,我是怕有人借题发挥,才多提醒这么一句。” 周胤绪微笑道,“可广德军的‘赈贷’在琅州乡间放了这些年,却并未见‘有人’对彭大人借题发挥啊。” 范垂文笑道,“那正是因为彭大人从不亲自理账的缘故。”他微笑道,“彭大人是一向地抓账不理账,除了朝廷批文,其他各色文书与账目皆是能避则避,抑或让底下能管事的小官小吏共参一函,因此就是‘有人’想寻错处,不仔细了一般还真寻不出来。” 周胤绪似玩笑般问道,“那倘或有人仔细了呢?” 范垂文道,“倘或有人仔细,也有小吏从旁顶罪,若非重大过失,一般也牵扯不到彭大人。” 周胤绪听了,不禁又想起自己刚到琅州,去文府做客时,彭平康对他说的那些打杀小吏的话,他想着想着,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厌烦与焦躁,“彭大人果然治下有方,若换了我,却是万万做不了这些事的。” 范垂文淡笑道,“周大人这话却错了。” 周胤绪奇道,“不知何错之有?” 范垂文微笑道,“彭大人这么做,大体并非为了做事,”他笑道,“而是为了做官。” 周胤绪一怔,随即道,“……范大人的话,我记下了。” 范垂文笑道,“我的话也不是什么圣贤哲理,周大人听了便听了,记不记下都无甚妨碍。” 周胤绪点了点头,又道,“除了这一桩,范大人还有其他事要叮嘱吗?” 范垂文道,“嗯,还有,”他伸手拿过茶碗,“周大人允了文氏捐田,已是给了文氏一个人情,若是文氏捐了田,又提出第二桩请求,周大人可不要再轻易应允了。” 周胤绪心下一凛,问道,“范大人以为,文氏会再提出何等请求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