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羊毫兰蕊 (第2/2页)
忙应了下来,合上桌上的匣子,便往后头替左瑞包装去了。 陆绍江伸手接过被递回来的名帖,笑了一笑,道,“这店中伙计为推销商品,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方才的话,未免就说得过了些,公子不必全数当真,须得量力而行才好。” 左瑞抹了一把自己的脸,硬声硬气地道,“多谢公子好意提醒,这区区一支毛笔,我还是买得起的。” 陆绍江也不恼,只是笑着温声道,“我只是见公子气质不凡,故而想来与公子结交一二罢了。”他顿了顿,见左瑞别过脸去不应声,便微笑着继续道,“不知公子可尝听闻柴桑的那一间‘格致书院’?这书院之中,便有公子方才说得那一幅《老杜浣花溪图引》呢,公子若有雅兴,不妨……” 左瑞心中正在盘算刚才花出去的钱数,听到陆绍江在一旁喋喋不休,心下便有些不耐,好在他还能维持着面儿上的风度,“如今秋风乍起,柴桑路远,怕是不便前去,公子好意,我心领了。” 陆绍江的笑容里透出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啊,真是可惜,我本想着,若是公子有意,说不定,还能为公子安排一份教职呢。” 饶是左瑞再敦厚,也听出此刻陆绍江是在讽刺他中不了进士,他侧过头,刚想拿话堵回去,就见文玩店的伙计包着匣子从后头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公子!小的已然替您包装好了,您看看,可合您的心意不合?” 左瑞点了点头,从袖子里拿出钱来,重重地拍到了案上。 伙计一眼扫过去,还未清点,就笑道,“公子,您这钱数不够,大约还少了半缗呢。” 立在一旁的陆绍江不禁咧了咧嘴。 左瑞涨红了脸,道,“你再点点!怎么会不够呢?” 伙计笑眯眯道,“小的方才报的是笔连同送的这‘黄花笺’钱,这匣子钱却没囊括在内呢。” 陆绍江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他低头掩了一下口,尔后伸手从袖中拿出了一串钱,数了半缗,轻轻地搁到了桌上,笑着开口道,“你是收钱心狠,我却不忍看这位公子‘买椟还珠’,半缗钱而已,我替这位公子付了,如何?” 左瑞的脸顿时变得青一阵、白一阵,旁侧的伙计却早已替他应了下来。 陆绍江又打量了左瑞几眼,忽而拿出方才被递回来的那张名帖,当着左瑞的面儿,塞到了那方被包装好的匣子底下,又对他笑道,“这半缗钱权当结交而已,我并非那等斤斤计较之人,公子若实在不便,也不必再还了。” 左瑞看了陆绍江一眼,闷头抱起包装好的匣子,又将那张名帖塞进了怀里,再不发一言地匆匆走了出去。 —————— —————— 1孔齐《笔品》“予幼时见笔之品,有所谓三副二毫者,以兔毫为心,用纸裹,来年羊毫副之,凡二层。有所谓兰蕋者,染羊毫如兰芽包,此三副差小,皆用笋箨叶束定,入竹管。有所谓枣心者,全用兔毫,外以黄丝线缠束其半,取其状如枣心也。” 2“散卓笔”,出自南唐制笔高手诸葛氏。 诸葛氏制笔有术,技艺精湛,锋毫尖锐,外形圆润,铺下不软,提起不散。 李煜的妻子娥皇生前专用诸葛笔,特命名为“点青螺”,李煜弟从谦亦用诸葛笔,每枝酬价十金,妙甲于当时,号为翘轩宝帚,据说,宣城特产的诸葛笔,笔头是用鼠须制成,故又称”鼠须笔”。 梅尧臣《宛陵集·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诗“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笔盖出于宣州,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治平、嘉祐前有得诸葛笔者率以为珍玩,云一枝可敌它笔数枝。” 相传此笔的制法,不用柱毫,不分心副,而是用两种或一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能做到尖、齐、圆、健四德具备。 3其实在明代的巨幅书法兴起以前,纯羊毫的毛笔价格比较廉价,一般都是给民间不太富裕的人用的,上层阶级的文人的写字主流是用兔毫或者狼毫,羊毫笔真正的巅峰是随着清代碑学的兴盛,才成为毛笔笔头的主流用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