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唐酒几何 (第2/3页)
,方才又引一联旧唐残句,便自是知晓唐时酒价几何罢?” 安景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晃,一时竟未能答上话来。 王杰见此情状,心中不免生出了些许担忧,他悄悄伸出手,在桌下轻轻拉了拉徐知让的袖子。 徐知让心领神会,他偏过头,对王杰附耳道,“四皇子安心,宋先生的这一问并不难答。” 王杰点了下头,将桌底下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 安景支吾了片刻,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他张了张口,还没来得及发声,就听身旁传来一把清丽的嗓音,“据妾身所知,唐时酒,每升不过三十钱而已……” 王杰一怔,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朝那声音的源头看去,只见安景身边的那位周庶妃盈盈而立,正低头行着万福礼,“……又哪里能比得上圣上所赐之饮呢?” 宋士谔见周庶妃起身作答,亦是蓦然一怔,未及他反应过来,便听安懋淡淡地接口道,“答得不错。不过‘知其然者’,抑能‘未知其所以然者也’,”安懋说着,偏过头不再去看周氏女,反转而将视线移向了王杰这一桌,“四皇子承师多时,可能‘知其所以然’乎?” 王杰一愣,身旁的徐知让却似早有准备一般地站了起来,王杰滞了一下,也跟着徐知让起了身。 徐知让作了一揖,朗声即道,“杜子美尝有诗曰‘早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因而是知唐时酒一升三十文也。” 安懋笑了笑,随口道了一声“好”,尔后半开玩笑般地对宋士谔道,“宋卿的这一问可谓是‘妇孺皆知’,连自己的学生都难不住,莫非还是有意为难福嗣王不成?”安懋轻笑着,语气中流露出了一丝几不可察的亲昵,“还不快同福嗣王喝了这一杯!” —————— ——————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爱君”之词 《复雅歌词》东坡居士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头》词,都下传唱。 神宗问内侍,外面新行小词,内侍录此进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上曰“苏轼终是爱君”。 乃命量移汝州。 3《霓裳羽衣曲》与“月宫” 《逸史》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奏曰“陛下能从臣月中游否?” 乃取拄杖,向室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 请帝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 公远曰“此月宫也。” 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裳,舞于广庭。 帝问曰“此何曲也?” 曰“霓裳羽衣曲也。” 帝密记其声调而回,却顾其桥,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 4《霓裳羽衣曲》还是唐玄宗第一次见到杨贵妃时弹奏的曲子。 前进士陈鸿撰《长恨歌传》曰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 明皇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 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 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 上心忽忽不乐。 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馀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