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_第三百二十一章 偏殿更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一章 偏殿更衣 (第3/3页)



    于是就坐在胡床上,与众人一起吟咏、谈笑,满座的人都能尽情欢乐。

    后来王羲之东下建康,和王导谈到这件事。

    王导说“元规那时候的气派也不得不收敛一点。”

    王羲之回答说“唯独幽深的情趣还保留着。”

    《晋书》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

    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

    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世说新语》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

    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

    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

    公徐云“诸君少往,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

    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

    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3僧人竺法深说“有人评论庾亮是名士,可是他心里隐藏的柴棘,恐怕有三斗之多(比喻庾亮有心计)!”

    《世说新语》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4“丰年玉”

    世人称颂庾亮像丰年的美玉,庾翼像灾荒年头的粮食。

    庾家内部评论则说“是庾亮称赞庾翼像灾荒年头的粮食,庾统像丰年的美玉。”

    《世说新语》世称庚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

    庾家论云“是文康称稚恭为荒年谷,庾长仁为丰年玉。”

    5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

    他的体态相貌很丑陋。

    想要事奉孔子,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

    澹台灭明从师学习以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他往南游历到长江,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获取、给予离弃、趋就都完美无缺,他的声誉传遍了四方诸侯。

    孔子听到这些事,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单从相貌上判断人,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史记》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状貌甚恶。

    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

    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

    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

    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6“床头捉刀人”

    曹cao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

    待接待完毕,曹cao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

    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

    曹cao听后,就派人追去杀了这个使者。

    《世说新语》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