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蝇蚤为诗 (第2/3页)
纪洵美轻声道,“北魏肃祖十步成诗,妾身哪里敢与之相提并论?” 周胤绪思忖片刻,又笑道,“我《北史》读得不深,此句若非引典《蝇赋》,那便是取自昔年独孤熲伐南陈之故事了。” 纪洵美搁下笔,侧身朝周胤绪行了半礼,道,“爷果真博学。” 周胤绪瞥了她一眼,先开口叫起,随即又微笑道,“据说陈朝景阳妃容色端丽,才辩强记,我今日一见,反倒觉得……” 纪洵美直起身,微笑道,“陈朝景阳妃为史称之‘国色’,昔年独孤熲平陈国时,隋炀帝欲纳其为妃,然独孤颎诫曰‘武王灭殷而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娶之’,遂即命斩之,可见景阳妃之貌美冠绝南北。” “而妾身入府以来,却甚少得爷召幸,这‘祸水’之论,妾身万万不敢承受。”她顿了顿,又笑道,“再者,妾身引此一典,并非是为‘女色误国’四字,而是为取典故中‘君臣道合,非青蝇所间’之意。” 周胤绪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尔后微笑道,“你倒很会用典啊。” 纪洵美低眉道,“妾身不过是以物比兴而已。” 周胤绪浅笑了一下,伸手拿起方才被纪洵美搁下的笔,在纪洵美所作的诗旁又写了一个“蚤”字。 纪洵美见了,笑着凑趣道,“这一题却不简单,爷必得容妾身想上一想才是。” 周胤绪微笑道,“这一题我来作,如何?” 纪洵美一怔,还未及反应过来,就见周胤绪提笔写道 “鸺鹠能捕蚤,明察恐无功。 方法蒸桃叶,奇谋尽火攻。 细难驱世外,急复处裩中。 踘踊无他技,终于盘水穷。” 纪洵美读了,只是连声道好。 周胤绪偏头问道,“好在何处?” 纪洵美浅笑道,“‘盘水’二字甚好,《荀子》有云‘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鬚眉而察理矣’。” 周胤绪笑了笑,道,“此诗中的‘盘水’二字取自《汉书》,脱胎于‘盘水加剑’一典。” —————— —————— 1蝇 清·曹寅 扰扰秋蝇子,麾之去复来。 偷生恋芗滓,濒死活寒灰。 捉足时遭侮,攒头枉见猜。 晨曦在东壁,为拓纸窗开。 真烦人的秋天的苍蝇,把它们挥去了又回来。 为了它的生存喜欢有香味的残渣,将要死了,聚在寒灰中又活了过来。 用捕捉猎物的足活动时常常受到欺侮,万头攒动地聚在一起就枉然相互猜忌。 早晨的太阳光已经照在东面的墙上了,为了阔张一些就把纸窗打开了。 2这里“捉足时遭侮,攒头枉见猜”的典故出自《北史》是曹寅自注,但是并没有具体写明是《北史》中的哪一个典故。 因此此章中的两个典故是作者本人附引的,可能并非曹寅写诗时的本意。 3“北魏肃祖十步成诗” 后来,元勰跟随孝文帝前往代都,到达上党的铜鞮山,路边有十几株大松树。 当时孝文帝进伞,他边走边赋诗,然后让人拿给元勰看,并说“我的诗虽然不是七步写成的,但也没走多远。你也来写一篇,等走到我的跟前,也要写成。” 当时,元勰离孝文帝十步远。他便边走边写,还没有走到孝文帝面前就已经写好了。 诗为“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孝文帝大笑起来,说“六弟这是在责备我,这几年疏于朝政了。” 《北史》后从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傍有大松树十数根。 时帝进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