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鼎和羹 (第2/3页)
范垂文听了,只是浅笑了一下,并未接这话。 宋圣哲却忍不住似的,“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他掩了掩口,又端过身旁小几上的茶,作势朝着彭平康举了一举,道,“彭大人莫急,我这就替彭大人品上一品,看看这茶究竟是不是叫人尽说‘酸话儿’。” 周胤绪见状,亦附和似地笑了一笑,尔后道,“怪道苏东坡尝赋诗讽云‘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无食盐’,原来这孔圣人闻《韶》,恰似彭大人食咸啊。” 彭平康道,“孔圣人于曲乐上造诣颇深,故闻《韶》而不知rou味,我却不行。”他悠然道,“于我而言,‘绿葵紫蓼’不过是附庸风雅,非得‘赤米白盐’得吃下去,才解得饥渴呢。” 宋圣哲笑着接口道,“莫若‘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啊。” 范垂文对着宋圣哲笑了一笑,尔后道,“宋大人的话倒不酸。” 周胤绪亦笑道,“可不是嘛。” 范垂文又道,“因此我说,彭大人不必忙着唤人往茶里加盐,倒不妨先细品品,或许是彭大人自己尝错了滋味儿,也未可知啊。” 彭平康闻言笑了笑,道,“我不似周彦伦既文既博,亦玄亦史,于佛理上更是一窍不通,就是‘三途八难’摆在眼前,我亦不为其所累。”他看向范垂文,“范大人精通佛道二学,这究竟是什么滋味儿,还得范大人品了才是。” 范垂文笑了一下,拿起茶盅抿了一口,复合起盖碗,似意味深长地道,“依我来品,就是‘茶味儿’。” 宋圣哲搁下茶碗,笑着附和道,“对,对,这碗里什么味儿,都不及‘茶味儿’来得重。” 彭平康抿了抿唇,淡笑着不再接话。 少顷,四人又换了话题,谈论起了琅州的其他风物,宋圣哲尤其妙语连珠,连范垂文都被他逗得笑了好几回。 四人刚打到第三圈,就听外头似有人模糊得一声叫喊,紧接着传来了一阵急促得脚步声。 范垂文皱了皱眉,刚要开口遣人出去探听,就见屋门被“砰”地一记撞开了,一穿着黑色衙服的小吏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一见在座四人便大声喊道,“范大人!不好了!‘慈幼局’出事了!” —————— —————— 1“若作酒醴,尔惟曲檗;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王说“来呀!你傅说。我旧时候向甘盘学习过,不久就避到荒野,入居于河洲,又从河洲回到亳都,直到后来在学习上没有显著进展。 你当顺从我想学的志愿,比如作甜酒,你就做曲蘖;比如作羹汤,你就做盐和梅。你要多方指正我,不要抛弃我;我当能够履行你的教导。” 《尚书》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 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薛;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2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其二 唐·方干 王臣夷夏仰清名,领镇犹为失意行。 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 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 泥滓云霄至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3这首诗中的“玉璜”就是“钓叟值周王”的典故 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 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