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_第三百四十三章 援之以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援之以道 (第2/2页)

其二者戴罪立功即可。”

    安懋淡笑道,“可朕未尝说他二人有罪,也未曾说过上邶州官员的不是啊。”

    文一沾微笑道,“圣上圣心独断,臣不过是遵循《礼记》所载的‘为臣之礼’罢了。”

    安懋笑道,“《小戴礼》‘三谏’,而《大戴礼》‘五谏’,文卿谏谏周到,真可谓当世之君子了。”

    文一沾一怔,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安懋是在拿方才的那一句“君子学道则爱人”打趣他,一时便怔在了那里,竟不知该如何答话。

    倒是安懋自己先笑了起来,“朕随口一句话,却惹得文卿不自在了。”他挥了下手,即刻便转了话头,“好,好,那就再聊一聊让文卿自在的事罢。”

    文一沾立即应了一声,“臣方才一时失神,圣上见谅。”

    安懋看了他一眼,缓缓开口道,“朕还有一事,想听听文卿的意思。”

    文一沾道,“圣上但问无妨。”

    安懋道,“文卿的第二策与第三策相辅相成,此事事涉琅州三位官吏,文卿却只给出了其中两位的调职去向,朕想知道,文卿以为,朕该将瑁梁少尹周见存调往何处呢?”

    ——————

    ——————

    1“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而不治垣屋”

    萧何购置田地住宅必定处在贫苦偏僻的地方,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

    他说“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可以不被有权势的人家所夺取。”

    孝惠二年,大汉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萧何的后代因为犯罪而失去侯爵封号的有四世,每次断绝了继承人时,天子总是再寻求萧何的后代,续封为酂侯,功臣中没有谁能够跟萧何相比。

    《史记》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

    曰“後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後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绝,天子辄复求何後,封续酂侯,功臣莫得比焉。

    2“平襄侯”胆大

    钟会厚待姜维等,把印号节盖暂时都还给姜维。

    钟会同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钟会对长史杜预说“用姜伯约来比中原的名士,即使诸葛诞、夏侯玄也赶不上他。”

    钟会在构陷邓艾后,邓艾被监押囚车送往魏都。

    钟会带着姜维等进入成都,自称益州牧,反叛魏国。

    钟会要给姜维五万人马,作为先锋部队。

    魏国将士十分愤怒,杀死钟会及姜维,姜维的妻子儿女都被杀害。

    裴松之注引《世语》说“姜维死后又剖开姜维的尸体,发现姜维的胆如斗大。”

    《三国志》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

    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徵,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

    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

    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升大。”

    3“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亲手传递接受东西,这是‘礼’吗?”

    孟子说“是‘礼’。”

    淳于髡说“如果嫂嫂淹入水中,要伸手去救她吗?”

    孟子说“嫂嫂淹入水中不伸手去救,简直就是豺狼。所谓男女授受不亲,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嫂嫂淹入水中,伸手去救,是一种权宜变通之计。”

    淳于髡说“如今天下百姓都淹入水中,先生却不伸手去救援,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天下百姓都淹入水中,要想救援,就要有一定的道路。嫂嫂淹入水中,只是伸出一只手去救。你想让我用一只手去救援天下百姓吗?”

    《孟子》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4“为臣之礼”

    《礼记》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为人臣之礼,在规劝国君过失时,要讲究方式、场合,不可有损其威严,如果多次规劝而国君仍不醒悟,臣子就可以离开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