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衍圣公府 (第1/3页)
定襄,周府。 “……昨儿听你母亲提起,”周惇手上拿着一份笺帖,“说鲁州孔氏的夫人给她递了信来,说明年春闱,孔氏子弟中,亦有举子要来定襄赴考,到时将随携一名孔家小姐,希望……” 话音未落,周胤微便开口道,“儿子不敢高攀。” 周惇合起笺帖,抬眼见周胤微仍坐在一侧,低着头,手上有意无意地拨弄着系在腰间的一枚香囊,不觉有些气闷,“只是小住几日,行个方便罢了。” 周胤微淡淡道,“鲁州孔氏乃东郡之‘天下第一府’,世袭‘衍圣公’更是位列一品之上,为孔圣人之嫡系子孙,是真真正正的‘世代罔替’。想来那位孔家小姐,必定自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父亲又何苦令其颠簸劳碌,来这太师府小住,岂不委屈了这位孔家小姐?” 周惇笑了一下,继而温声道,“孔氏道德传家,教养出来的女儿自然也是知书达礼。”他顿了顿,见周胤微依旧不为所动的样子,又补充道,“再者,孔氏子弟博学多才,若住在府中,你与他切磋文章也容易些。” 周胤微淡漠道,“孔氏的文章,读了也无甚裨益,还不如不读。”他低着头,“父亲何必画蛇添足呢?” 周惇瞥了他一眼,道,“《书传》有云‘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所谓‘丈夫龙变’,你未免,也太骄矜了。” “昔年宋仁宗赐封孔圣人第四十五代孙孔子庄时,曾为孔府亲写了一副对联,题于宅门之上,其文曰,‘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如此尊荣,传承至今,实可谓世所罕见了。” 周胤微听了,仍是淡淡的,“是啊,此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儿子还听闻,其联最发人深省之处,是上联‘安富尊荣’中的‘富’字,以及下联‘文章道德’中的‘章’字。” “据说昔年宋仁宗题此联时,特特地于‘富’字上少点了一点、‘章’字中多加了一笔,意为衍圣公官至极位,田地万亩千顷,自然是富贵没了顶;孔圣人‘德侔天地’,圣人之家的‘礼乐学说’,自然亦是文章传世、日月同光。” “杜牧之尝有诗云,‘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他拨弄着从香囊上垂下的一根穗子,“昔年楚客趿珠履而惭赵使,如今儿子闻孔圣人之名而愧退之,也是不足为奇了。” 周惇道,“退则退矣,”他顿了顿,又道,“何必要说孔氏文章无所裨益呢?” 周胤微张了张口,刚要解释,就听周惇继续道,“君子学以干禄,是则‘言寡尤,行寡悔’,孔氏贵名名动天下,你太轻视孔氏了,这样不好。” 周胤微低眉道,“是。”他应了一声,“儿子只是不想委屈了……” 周惇接口道,“你若实在不喜欢与孔氏子弟交往,避了不见就是。” 周胤微点了下头,从周惇的角度看上去幅度并不大,“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想来孔氏子弟师承先祖,定比儿子更加熟悉《论语》中言罢。” 周惇道,“那是自然,”他笑了一下,“‘孝悌为先’嘛。” 周胤微低着头,“其实,”他蠕动着嘴唇,“若是那位孔家小姐果真是一位端庄有礼的淑女,大可以待到选秀之时,再筹备婚嫁事宜。” 周惇抿了下唇,淡然道,“圣上一向不好女色,选秀遥遥无期,何必误了那位孔家小姐的芳华呢?” 周胤微道,“可皇后贤德,”他认真道,“二皇子又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