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成郑瞀 (第2/3页)
细较起来,也不差这一两句了。” 周胤微道,“纵是不差这一两句,我也不敢与嫂嫂再论了,若是再被嫂嫂一句戏言便堵了心窍,我可就再无还口之力了。” 纪洵美轻笑道,“二少爷是打趣妾身呢。” 周胤微回道,“陈拾遗此诗写得实不如嫂嫂那首作的妙,我心慕诗才,嫂嫂还不许我打趣一句吗?” 纪洵美笑道,“陈拾遗素有‘诗骨’之称,妾身如何敢与之相媲?” 周胤微道,“既为‘诗骨’之风,又如何能以韩长孺、周绛侯之掌故,佐写‘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之句呢?”他轻笑道,“论及‘诗中风骨’,我倒觉得他不如嫂嫂。” 纪洵美默然片刻,道,“陈拾遗因历诋群公而仕途坎坷,诗中自是多有心灰意冷之辞。” 周胤微道,“是啊,心灰意冷之时,都不忘借周绛侯之典诵吟‘狱吏之尊’……” 纪洵美接口道,“周绛侯入狱乃西汉故事,二少爷特以此论诗,岂非太刻意了些?” —————— —————— 1“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 楚国的杜赫劝说楚王去争取赵国的支持。 楚王将要授给他五大夫的爵位,并且让他私自采取行动。 陈轸对楚王说“如果杜赫不能取得赵国的支持,赏给他五大夫的爵位就无法收回,这是赏赐没有功劳的人。 如果他能得到赵国的支持,可是大王对他的赏赐却没有办法增加了,这就是没有赏赐。 大王不如给他十辆兵车,让他去办争取赵国的事,事情成功以后,授给他五大夫的爵位。” 楚王说“好。” 于是楚王给杜赫十辆兵车,让他去办争取赵国的事情。 杜赫听后大怒,不肯出行。 陈轸对楚王说“这是他不能争取到赵国的支持。” 《战国策》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 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 陈轸谓楚王曰“赫不能得赵,五大夫不可收也,得赏无功也。 得赵而王无加焉,是无善也。 王不如以十乘行之,事成,予之五大夫。” 王曰“善。” 乃以十乘行之。 杜赫怒而不行。 陈轸谓王曰“是不能得赵也。” 2“陈轸自辩于秦惠王” 陈轸,是游说的策士。 他和张仪共同侍奉秦惠王,都被重用而显贵,互相竞争秦王的宠幸。 张仪在秦王面前中伤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物随便地来往于秦楚之间,应当为国家外交工作。 如今楚国却不曾对秦国更加友好反而对陈轸亲善,足见陈轸为自己打算的多而为大王打算的少啊。 而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前往楚国,大王为什么没听说呢?” 秦王对陈轸说“我听说先生想要离开秦国到楚国去,有这样的事吗?” 陈轸说“有。” 秦王说“张仪的话果然可信。” 陈轸说“不单是张仪知道这回事,就连过路的人也都知道这回事。 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国君都争着要他作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希望他作儿子。 所以被出卖的奴仆侍妾不等走出里巷就卖掉了,因为都是好奴仆;被遗弃的妻子还能在本乡本土嫁出去,因为都是好女人。 如今,我如果对自己的国君都不忠诚,楚国又凭什么认为我能对他忠诚呢?倘或我对自己的国君忠诚却被您抛弃,我如果不去楚国,能到哪儿去呢?” 秦王认为他的话说的对,于是就很好地对待他。 陈轸在秦国过了一整年,秦惠王终于任用张仪做宰相,而陈轸投奔楚国,楚王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秦国。 《史记》陈轸者,游说之士。 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 张仪恶陈轸於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 今楚不加善於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 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 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 轸曰“然。” 王曰“仪之言果信矣。” 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 昔子胥忠於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於其亲而天下原以为子。 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於乡曲者,良妇也。 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 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於秦。 3纪洵美对周胤微说的那两句“朗如行玉山”和“金高南山买君顾”,是借着李白诗中《列女传》的典故讽刺周胤微一直低着头,还不信妇人能不爱慕荣华富贵。 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