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节 (第5/5页)
营的士兵,还有两名侍从官负责登记这些营长的军衔、军职、部队番号。进到会堂时,只见三张拼凑在一起的长桌上,早已置办好了一大箩筐馒头和饭团、好几盆子热粥以及萝卜干、酱菜等配餐。众人起得早,到现在还颗粒未进,而且按照闽军的一天两顿饭的惯例,一般是晌午才吃第一顿饭,看到这一幕不仅饥肠辘辘。 只是现在这旧衙门归粤军管,这些营长进门是客,也不敢造次上去动手。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食物,不断往喉咙里咽口水,极力保持着自己的尊严。 就在这时,何福光大步流星的从后堂走了出来,莫擎宇、刘永浩以及其他几名高级幕僚紧跟其后。何福光把手里一大叠文件放在桌子上,抬头看到闽军军官的样子,立刻大笑着招呼道:“弟兄们,你们还真是客气,来来来,都先坐下。今天的任务繁重,因此才让诸位起早来开会,也是为了尽快安定福建的情况,无奈之处还请体谅。” 闽军军官们听到何福光如此客气的开场,心里暖洋洋的,昨天这位粤军总参谋长还下狠手的镇压动乱,今天却又换上热情的面孔,不得不感叹对内和对外的两种处事风格。 众人以此落座,大部分人的眼睛还是盯着面前的食物。 何福光忙招呼侍从官送来碗筷,说道:“吃的东西简单了点,咱们行伍之人也没什么讲究,大家凑合着吃吧。咱们一边吃一边开会,今日既然能坐在一起,那就是自家兄弟,没什么好客气的。”他说完,自己先拿了一个饭团吃了起来。 莫擎宇、刘永浩等人也都招呼了两句,然后自己动手舀粥吃菜。 闽军军官见此,都不再客气,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吃了起来。 趁着吃饭的功夫,何福光先了解了一下众人的姓名和番号,又核实了前两天粤军统计的闽军现役数量。这些闽军军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实际情况都做了汇报。随后何福光就在文件上做了细微的修改。 “莆田那边的情况我们暂时还不清楚,处理完泉州的任务之后我会再过去一趟。反正莆田那边是福建第二师,泉州这边是福建第一师和几个独立团。一些话我先说在前面,或许在座诸位会对咱们有生分、有隔阂,认为你们是福建人,我们是广东人,不容易走到一块。照我说,有这样想法的人简直就是鬼扯。一句话,咱们都是中国人,就算穿着军装的颜色不同,咱们到底还是中国军人。”何福光颇有气势的说道。 在场众人不管是闽军军官还是粤军军官,都露出了感悟的表情,纷纷点头称是。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39章,整编协商会议 “福建这一仗缘何而起?大家稍微有点见识、看过一两篇报纸文章就能一清二楚。北边的那位大总统篡改民法、践踏民主、诋毁共和,他这个大总统要把中华民国的天下据为己有啊。这些大道理说不说都无所谓,我再说一些浅显的道理,大总统让福建的兄弟打漳州,这命令白纸黑字抵赖不了对吧?所以不管横着说还是竖着说,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袁世凯!”何福光声色俱足的再次说道。 在场的闽军众军官其实对战争的原因并不看重,他们只不过是混一口饭吃,上级说要打谁他们就打谁,至于为什么打、打不打得过,一切都等打了再说。早几年还沸沸扬扬的喊过革命的口号,可如今革命不再是主流,到头来也没弄清楚革命究竟是什么。现在再谈什么国家大义、民主共和,更是如同无字天书一般难懂,不过只要肯给一口饭吃,他们照样会跟着高呼这些口号。 何福光前半部分话没有说服力,可是后半句话多多少少是点中了一些要害。谁都不喜欢战争,唯命是从只不过是无奈而为,总会在心中有一个抱怨。既然这次战争不是广东军政府的错,那必然就是北洋政府的错。 一个闽军团长立刻响应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大人说的对,这场战争本不应该发生,兄弟们也是迫于无奈才走到今天。现在大家都知道是大总统不安好心,那索性咱们就不认这个大总统。之前大人说的广东人、福建人不应该有隔阂,同是中国人,同是中国军人,这句话也说到了咱们心坎上。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谁对咱们好,咱们就跟着谁,广东吴大督军不还是一个中国人嘛。” 另一个闽军营长深有感悟,连连跟着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吴大督军能一视同仁,我们绝无二心,一定效死力的跟着吴大督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