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0节 (第5/5页)
。 熊希龄和梁启超都被吴绍霆的气势震慑住,虽然他们知道吴绍霆是少年壮志,可是也难保对方不是年轻气盛,只顾着逞一时之强。关于五国银行团贷款的事情,他们曾做过设想,可以要求洋人把剩下的贷款继续拨给执政府,用以南北统一之后的国家建设,如此说来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毕竟中国常年征战,南北言和意味着百废待兴,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金钱的投入,以战后中国的处境根本不可能负担那么多。 “震之,”熊希龄深深吸了一口气,严肃的说道,“这是关乎国际政治的大事,无论如何都要通过国会来决定,如果有什么闪失你岂能担负责任?” “欧洲马上就要开战了,各国列强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放在亚洲。就算我不答应他们所有的要求,就算我不需要这些帝国主义的支持,我们执政府照样有生存的机会。说的再简单一些,一旦欧战爆发,他们即便恼火我们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企图支持北洋政府死灰复燃,欧洲各国也根本拿不出一分钱来。只要南方大军继续北进,彻底消灭北洋政府,中国只剩下一个执政府,他们为了保全在华的原有利益反而还会来讨好我们。”吴绍霆毫不示弱的说道。 熊希龄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自己居然忘记了欧洲战争即将爆发的情况,看来有必要重新盘算一下与洋人的筹码。 “总之一句话,他们要把北洋政府的债务转嫁到我们执政府头上,我是绝对不会答应。如果秉三先生一定要闹到国会去,我也奉陪到底。”吴绍霆态度坚硬的又说道。 熊希龄脸色很不好看,吴绍霆简直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不过此时此刻他不便发作,毕竟吴绍霆说得有道理,在与洋人打交道的方面上自己并不在行,绝对不能拿国家的利益随随便便开玩笑。 梁启超叹了一口气,与熊希龄交换了一下眼色,改变了态度说道:“震之,你的心意是好的,这一点我们都很钦佩。这样吧,我会尽快派人去上海和北京,无论如何尽快请唐少川、伍文爵出山,完善执政府的外交部门。由专业的外交人才来与洋人细谈,一定竭尽所能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就先这样吧。” 送走梁启超、熊希龄之后,吴绍霆凝神沉思了起来,他越来越觉得这些文治派政客们不可靠,明明欧洲的局势对远东地区国家来说是一次独立自强的大好机会,可是这些人实在是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一个个只想坐享其成。他甚至担心当自己宣布与德国结盟联手对付日本时,国会众多议员当中根本没有多少人敢站出来支持。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政府内部越是如此,自己就越要加强强权统治。尽管国家的命运不能单靠赌博的方式来决定,但也不能任由这些软弱的旧资产阶级政客们一味妥协。若真是如此,大中华的局势只会周而复始的被帝国主义践踏。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错过这次机会有可能将会是两代人的悲剧。 没过多久,吴绍霆回想到刚才梁启超、熊希龄提到各国公使馆的代表似乎并没有太多日本方面的消息。他不禁皱起了眉头,相信日本就算发觉德国与中国南方关系密切,可也不会那么容易察觉到中德盟约的事。更何况以日本目前在华的势力圈,真要察觉到中德结盟,只怕早就把这件事公诸于众,然后从各方面打压中德关系。 既然如此,那日本人究竟在打着什么算盘?英法俄三国都已经迫不及待的南下交涉,偏偏同属于远东国家的日本居然如此慎重。难道日本还寄希望在北洋政府身上? 他倒是希望日本首相的智商只局限于此,从现在开始每一份在北洋政府的投资都是直接丢进水里,自己倒要看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有多少实力浪费在北洋身上! “对了,士元,上次黄埔军校的事情可有什么进展?”收敛了一下思绪,吴绍霆向还在给文件排序的邓铿问道。 “昨天上午倪司令有递过一份最新的报告,恒荣贸易公司已经在上海方面与朝鲜民族学生联合会取得联系,证实在黄埔军校受害的两名学员是朝鲜流亡革命者。”邓铿一边说着,一边从文件堆里找到那份报告书,递给了吴绍霆。 吴绍霆打开报告沉着心思看了一遍,随后喃喃的说道:“金忠义、崔重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