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_第40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7节 (第3/4页)

 苏锦道:“臣只是提醒。”

    赵祯伸手将桌案上的茶盅抄起,朝苏锦便砸,苏锦不避不让,任茶盅砸中额头,砸的鲜血淋漓,兀自傲立神色不屈。

    赵祯略有后悔之意,不过也极为解气,苏锦的话太直接了,将他心底中的想法揭的清清楚楚,若不是被揭穿,赵祯有岂能这般的恼羞成怒?

    “朕原本想饶了他们,但你今日这么一说,朕觉得饶不得他们了,朕明日早朝便下旨立刻拿办这几人,将他们下狱、抄家,你能如何?”

    苏锦道:“臣请一同被拿办。”

    赵祯怒极反笑道:“你以为朕不会将你拿办?别忘了,你的小辫子在朕手中揪着呢。”

    苏锦静静道:“皇上权力无上,自然想拿谁便拿谁,臣的小辫子多着呢,臣不仅是扬州那点事,臣还私通西贼和西贼做生意拿粮食换战马,臣还开设银庄为朝廷汇兑税钱,臣还垫付西北军饷,换了一片不毛之地,臣做的事都是为害大宋之事,理应受到惩罚。”

    赵祯道:“你是来表功来了,离开了你苏锦难道便无人能办成此事了么?”

    苏锦道:“自然有大把的人来做,所以臣请被革职抄家下狱。”

    赵祯道:“朕偏不让你如意,你的事朕以后再和你算账,朕就要先拿办了韩范等人,你能如何?”

    苏锦伸手将官帽摘下,捧在手中道:“臣请辞官,家母年事已高,臣不愿离开家母不尽孝道,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赵祯气的又要抄家伙,茶盅抄在手中,却又颓然放下,跌坐椅中喃喃道:“你这是在要挟朕,朕对你那点不好了?你竟然如此要挟朕。”

    苏锦低声道:“皇上,臣只是不想皇上下错了决定,此事大可大事化小,不必弄得举国震动,范仲淹等人是否真的有危害大宋之心,皇上心知肚明,若是因为臣的态度让皇上觉得无法下台,臣愿意接受处罚,但请皇上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赵祯似乎在自言自语道:“范仲淹韩琦他们硬的像是茅坑的石头,你又是一副咄咄逼人之状,杜衍他们又死咬着不放,要求严惩的奏折已经上百封,朕该怎么办?朕既恼恨范仲淹韩琦等人的不识趣,又不愿让群臣以为朕徇私弄得大家不高兴,谁来告诉朕什么是两全其美之策?”

    苏锦静静道:“皇上原来是受群臣要求严惩的奏折所困扰,臣误解皇上了;明日早朝之上皇上大可公开征询群臣意见,如果群情激奋要求严惩韩范等人,便顺应大多数人之意便是,臣也不闹了,乖乖回西北替皇上养马,决不让皇上为难便是。”

    赵祯抬头道:“真的么?”

    苏锦道:“当然是真的,臣是老实人,说话算话。”

    赵祯啐了一口道:“你是老实人?”伸手从腰间抽出一条五彩汗巾递过去道:“擦擦额头上的血迹,朕刚才失手了。”

    苏锦躬身接过,擦干净了脸上的血迹,戴好官帽,告辞出宫。

    第八六九章闯夏府

    苏锦这还是第一次跟赵祯正式撕破脸,上次扬州之事多少有些破罐子破摔之意,心中也没有底,但这一次苏锦知道赵祯决不至于一怒之下便杀了自己。

    原因很简单,赵祯目前有求于自己,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如果不是自己,野利族压根不会售给大宋军马,如果不是自己自掏腰包,西北的重建和数十万百姓的生计都将陷入困顿。

    宝山煤饼所得之利颇丰,但苏锦拿了很大一部分出来用在西北的建设和百姓的生计上,这么做的目的自然不完全是为了百姓,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平息朝廷中的怨言。

    赵祯当初以为银东只是一片不毛之地,为了抵债便随口封给了苏锦,但没想到苏锦竟然在哪里找到了石炭,赵祯有些怀疑苏锦是做了个套子让自己钻;苏锦之所以拿出很大一部分的银钱出来代替朝廷的俸禄军饷和其他费用,便是为了平息朝廷之怒。

    去年秦凤和泾原两路基本上便没要朝廷花钱了,两相比较,同样是战乱重建之地,鄜延环庆两路去年一年便向朝廷要了救济粮食近二百六十万石,钱银救济款、重建寨堡款、兵饷官员俸禄加在一起近八十万钱,也就是说,苏锦的秦风和泾原两路的自给自足替朝廷省下了两百多万贯钱,赵祯心中岂能没有数?

    再加上几次交易过来的战马已经接近两万匹,这两万匹战马朝廷只拨了不到五十万石的粮食花费,苏锦几乎白送给了朝廷两万匹战马,光是这一点,便足以让朝廷上下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苏锦还不太爱张扬,这些事只有赵祯和少数几位大臣知道,更是照顾了朝廷的面子,这也是苏锦在赵祯心目中地位颇高的原因之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