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尊问道_残阳路31号 外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残阳路31号 外传 (第2/2页)

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虽然只有八年的光景,可在民国的三十七年历史中,他最是浓烈的一笔。

    “这是最后一期的毕业照。”我说道。

    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也是华夏名族最危难的时候,而蒋梦麟最后病故海峡对岸,他也是一段传奇了。

    “陆汶崖曾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我猜测着说道。

    祝倩看着我怀里抱着的书,也是随意翻了几页,也就不再看了。

    “蹊跷,太蹊跷了。”我心中升腾起不好的预感。

    祝倩好似想起了什么,搬来一把高脚凳,站在古旧的木柜前,拿出一个礼盒。

    那礼盒中,陈列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两鬓斑白的中年照片,那是一张遗像。

    “这人是谁。”我问着。

    “祝月笙我曾祖父。”祝倩说道。

    我听着这个名字,倒是有点耳熟,看着祝倩曾祖父的遗像,穿着民国的长袍大褂,倒是很斯文。

    “他曾在西南联大最后一届的毕业生。”祝倩说着,拿出祝月笙的遗照。

    只见祝月笙的遗照后,也写着一行字,人间正道是沧桑。

    “走,去涧西。”祝倩说着,心中定是有了眉目。

    涧西在亭阳的北面,还有一处“布衣庭”,算是一处古迹。

    据传说,布衣庭乃是一代相师东方朔所暂居的地方,后来天下寒士用来纪念的。

    “今日,是什么时节。”祝倩问着。

    我心中一想,说道“清明。”

    只见,布衣庭中有多人祭奠先人,那庭中东方朔的石像,都有人拍照留念。

    祝倩一直往前走着,心不在焉的看着地上,不远处便是亭阳颇有名气的山,北山。

    “我们是要往哪儿走。”我看着祝倩脸上全是细汗。

    “草乌院。”祝倩说着,看着北山上的草乌院。

    草乌院的院门口,立着一块黑色的石壁,祝倩看着石壁上的几行字,只见石壁下写着一行字,呈义留笔。

    名为“呈义”的人,在亭阳倒是没听说过,只是祝倩看着那两个字,倒是怔怔的不说话。

    “我曾祖名为月笙,字呈义。”祝倩说道。

    一时间,我的脑海中电光时刻的想起了祝月笙的名字,亭阳的大名人。

    上世纪的抗日战争时期,祝月笙的名字,就响彻在亭阳。

    据传说,当年慈禧被被八国联军赶出了北京,在亭阳避难时,便是住在草乌院中。不过,那时候的祝月笙恐怕还是个孩子。

    我去买好了两张票,正想跟祝倩进去,而祝倩却低着头下了北山。

    “有眉目了。”我问着。

    祝倩看了我一眼,说道“走,去西南联大的旧址。”

    还没回过味来的我,再次踏上了去昆明的火车,只是我们不知道有几双眼睛在后面看着我们。

    我困顿在硬座上,睡了几个来回,醒了几次,都看着祝倩看着窗外。

    百无聊赖时,我又拿出口袋的那本“凡尔赛玫瑰”。

    “你说,撕掉这一半书的人,为何不拿走这本书呢,偏偏留下半本。”我喃喃自语道。

    祝倩眨巴了一下眼睛,立即拉着我在一个名叫“石亭”的小站下了车。

    “回残阳别墅。”

    来来回回的我们又站在残阳别墅内,只是祝倩的脸阴沉的可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