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花事记/掖庭宫花事_第20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页 (第2/2页)

又左得太过了,右又右得伤人的心。

    父子二个一时都有些寂然。

    风chuī进殿内,将楚邹宽展的袍摆dàng了一dàng。楚昂看他手上攥着个淡绿色的长条盒子和一卷小册,便缓和了语气问道:手上拿的是什么?

    楚邹连忙顺势低头,应道:哦,原是前二天小路子出宫,在宫外看见个瓶子像极了母后工笔,要价亦不菲。儿臣听他描述,记起父皇这里似乎也有一只,猜莫不是当年坤宁宫大火时被奴才偷着拿出去卖了,这便买回来给父皇配为一对。册子是字帖,最近九弟迷上临摹王羲之,儿臣便叫小路子也给捎带了一本。

    说着便双手将那淡绿盒子呈上去。

    楚昂接过来端详,乃是个手掌长的细颈花瓶,白色的瓶身上用胭脂红与青绿勾绘着意,虽然在年华里色泽略微显得黯淡,却掩不住那工笔的jīng巧别致。

    更有几分道不出的娇俏溶于其中。

    楚昂用拇指轻抚着瓶颈,便好似又触到孙香宁光滑紧致的肌肤,和那双缱绻不舍地望着自己的眼睛。他心中那抹年华不负、yīn阳两隔的孤寂复又涌上心间,便感慨地唤张福:收起来吧。

    是。张福哈着老腰走过来,路过楚邹身旁时欣慰地颔了颔首这东西原是他让小路子买回来的。

    楚邹敬重回凝了一眼,不察痕迹地收敛视线。

    那厢殿门外的露台上,有个小宫女端着红木食盘,似踌躇着要进来又yù离开。楚昂看见了便问:做甚么鬼鬼祟祟?

    皇帝爷虽对人冷淡,却每每不怒自威。小豆子支支吾吾答不成话。

    张福便接过话茬,开启老迈的太监嗓儿:回圣上,是承乾宫里的小豆子。近日康妃娘娘时常煲药膳,必是以为人在这里,送错了地儿。

    药膳?皇帝听得眉头一拧,便淡淡道:拿来朕看看。

    小豆子勾着脑袋,颤巍巍地端过去。楚昂揭开盖子一睇,看见了乌骨jī底下掩着的几枚当归huáng芪。她若是不那般刻意地掩在底下倒好,掩了反叫人莫名滑稽可笑。

    这当口老四亦在,楚昂便只不动声色地阖上:送过去吧,叫她好生注意休息。

    是。听无有责怪之意,小豆子顿时心口一松。

    那纤瘦的淡蓝衫裙拂过身旁,楚邹睨了眼她的背影,静默地收回眼神。

    只忽而眉眼一抬,却对上皇帝英睿的眼眸,父子二个便又不自觉地错开。

    楚昂今朝却是不愿再因为锦秀伤及父子之qíng的,不管他楚邹心里是真乐意还是假奉承,但能维持表面的和平就行。

    他便缓和了语气道:难为老四一片孝心。你前番所书《桑田论》朕亦研磨过,里头的诸多梗概皆可再为详议。今岁江南白莲教闹得厉害,朝中大臣因此多有主张派你前去应对,但匪乱棘手,朕主意不决,你自己是何态度?

    千等万等终于是等来这一句,只听得楚邹心弦将将一悸。他心中是dòng透分明的,那些个大臣提议他担下此案,无非是把个烫手山芋扔给他,等着瞧他的好戏。江南的百姓本就对自己多有成见,这个案子楚邹光想想就知道不好办,要办就得从四年前最初的运河起因一起整顿,吃力不讨好、费时费力不说,办好了是应该,办砸了他便更不能光彩地复立太子。

    这件事方卜廉是一声不吭的,持保留意见。但是楚邹想要,他这些日子通宵达旦的苦磨便是为着等待这一天。

    当下英俊面庞上只作是平静,恭顺垂袖道:儿臣听凭父皇旨意,理应为父皇与王朝分忧。

    这就当做是应承了。

    楚昂总算听得欣慰,便语重心长地嘱咐道:百折不挠,穷且益坚,义无反顾,迎难而上,是为天家皇子之必备德能也。这件案子由你去也好,一则《桑田论》原自你所出,二则今次把案子办好了,朕便复立你东宫储位,亦能对天下万民与你母后有个jiāo代。

    等谡真王朝贡之后就准备南下吧,先由你打头阵历练一番,明岁开后朕再移驾南京不迟。楚昂最后说。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清凉的凤凰石地砖上,楚邹便抖开长袖,双腿屈膝在基台前平展一伏。

    晌午的承乾宫里光yīn静谧,铁力木弯腿条案前皇九子楚鄎端坐练字,康妃锦秀半倚在罗汉榻上看一本《三字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