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3/4页)

北方军的越境动作分歧还是非常大的。以少帅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始终认为北方军在和日本人的交战必然会失败,必须派兵参与日本人的收复黑龙江西部行动,以换取日本人对东三省更大的支持。但是以张辅臣为首的一批老人,因为当年的情分和这么多年的交往合作,坚决反对兵戈交战的提议,建议和谈确定双方的最后底线。

    本来不怎么管事的奉军二把手张景惠,第一次放下嘻嘻哈哈的表情,郑重表达了和北方军继续交往合作的意见,给仍在犹豫的张雨亭投下了一个关键的砝码。

    于是,张辅臣带着特使的身份,出现在海拉尔的南部军团总部。

    奉军开出的价码是北方军退出黑龙江的地区。但是已经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吐出来,尤其是这块地区又不是在奉军手上抢来的。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北方军用租用的名义,将海拉尔和满洲里区域纳入北方军政府的临时管制区域,租金则是每年计算,同时向奉军保证绝不染指东三省其他地域。

    奉军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终于不再纠缠这块地域的控制问题。至于租用时间的问题,双方都选择性的忽略了。

    北方军秘密向奉军承诺不染指东三省的许诺后,和日本人的秘密谈判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实际上,和日本人的谈判,还在北方军与奉军密谈之前就开始了。

    在英国人的主持下,双方的密谈在上海英国领事馆进行,只是就差开枪打起来的激烈态度让在场的英法美特使为之头疼不已。

    两个大事件相继发生,终于迫使日本人让步了。其中之一就是奉军向北方军妥协,另外一件则是尤登尼奇指挥的白俄远东共和国部队,终于攻克了雅库茨克,彻底摧毁了苏俄远东游击队的根据地。

    雅库茨克的被攻克,使得无法继续在荒无人烟缺乏补给的苏俄游击队残部,最终撤出了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西部荒原。

    腾出手来的尤登尼奇,将主力集结在伊尔库茨克一带和苏俄的东方面军连日大战。上将的侄子,耶维奇上校则带着一个军团强行进入谢苗诺夫的控制地区,逼迫谢苗诺夫要么接受尤登尼奇的彻底整编,要么就大打一场决定远东的归属。

    谢苗诺夫将军的后台就是日本人,结果同样受到了耶维奇部队的威胁。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尤登尼奇和耶维奇,对日本人有着天然的仇视态度。

    北方军的李夑和东部军团奉令对耶维奇的行动进行配合。

    日本人终于顶不住这种压力了。

    东京军部进行了一次秘密军事推演,结果显示要摧毁在赤塔和黑龙江的两个北方军军团,至少需要集结二十个常备师团,并且决心付出十个师团的巨大代价。这种战争,除非是进行全国总动员,否则是无法完成部署的。

    而在英国人的强烈压制下,完全是借贷发展的日本根本不可能实施举国动员。现在的日本帝国,还不能失去英国人的扶持。

    另外的情报也表明,北方军这种野战军团一共有四个,还有将近三十万的守备部队。如果和北方军陷入举国战争,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无法决出胜负的,至于需要付出多大的损失更是让军部高官们懒得计算了。

    尤其是远东共和国与北方军政府合流之后,日本人在远东的势力即使加上摇摆不定的谢苗诺夫,也无法抵挡这种强大的压力。至于东三省的奉军,他们不会拖后腿就算不错了。日本人显然已经得到奉军高层和北方军高层过往甚密的消息了。

    既然还没有举国一战的决心,那就只好忍气吞声捞点实惠了。

    日本人拿到了大笔所谓干涉军退出远东共和国补偿军费,北方军承认日本人在东三省的权益并且不得扩大在东三省的控制地域,双方假惺惺的停战议和了。

    日本人很干脆,拿到大笔补偿款后,马上撤出了远东共和国的驻军。至于驻守东三省中东路的日军,那是铁路护卫力量,日本人堂而皇之的认为驻军合理,无须撤军。

    补偿款反正是尤登尼奇认捐的,北方军政府丝毫没有砍价的意思,但是日本人动作迅速的撤离远东共和国的干涉军,倒是让北方军措手不及。

    本来按照和尤登尼奇的协议,北方军和远东共和国的疆域将按照1840年满清疆域执行。但是日本人这么一下子就开溜了,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