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社会主义好 (第2/2页)
自己任上呢,好过几年是几年。 造反这种危险的事儿,他没那野心去干。 反正尽量吧,尽量推动一下社会进程,当然得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赵保国自觉自己不算个善人,可他觉得自己还是个有良心的人,人性自私,更注重自己一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能在保障自己的前提,能伸手行善,他觉得这样,就算是个好人了。 没得说非学佛祖一样割rou喂鹰才算好人吧? 算了,现在想这些太远了,有那功夫,多读几本书,先把秀才考上了再说,这考不上进士,举人受荐也能当官儿,可前提你得有那资格去考举人,连秀才都不是呢,还想着当了官要如何如何?未免太好高骛远了些。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又到一年县试的时候,无数学子纷纷报名,打算进场一试。今年的县试就跟赵保国没关系了,他去年连过两场已是童生,只在八月间前往徐洲府参加府试就成。 是以他照样老神在在的搁家里的苦读。 县试一过,各有那中的高兴,有那未中的落寞,这都不算什么大事儿,毕竟县试府试年年都有这么一遭,别说官员们了,就连看热闹的老百姓,那都习惯了。 每年都还有那几个要不知真疯还是假疯的。 真有些兴致的,还得看院试呢。不过那得八月份的事儿了,离现在且早着呢。 县试一过,朝庭的旨意就下来了,说是要征丁入伍,落徐洲府上的名额有三万个,分散给各郡了,每郡也要出五千壮丁,广陵再往下派到各县各村,反正也不算难的了。 有父母需奉养的属独子不需入伍,不愿从军也能拿银钱去抵,反正不算强制,没引起民乱。 赵保国还以为每户都要抽调呢,等官衙的布告一出,就算放了心,只要不是强制的,那就没什么可cao心的了。 这征丁入伍,一个月的时候就征完了,征完叫郡兵们带着cao练了半月,直接就叫朝庭派来接管的将军给往幽洲那边拉去了,还打秋风似的往各家大户借了些粮草。引得不少人骂娘。 骂也没用,人也没动百姓的,高门大户拢共才多点儿人?整个大周的权贵人家加起来,拢一块儿都没一个郡的人口多呢,还都是分散的,借些粮能咋的?只要百姓没被煽动了,就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百姓傻了才听他们说这个,人将士们要粮,也没问自家要,是以也不跟着瞎闹腾。 靖王又居于广陵,有什么小话只能暗里私下抱怨,面对面的,谁敢抱怨朝庭? 所以这事儿就起了阵小风似的,很快就没了动静。 这事儿一消停下来,靖王倒不消停了,叫侍卫们贴了告示在布告栏,说是要招王府侍卫,衣食供给,年节有赏,月钱还不少。 这什么都有了,又不是白当的,这下整个广陵都轰动了,个顶个的跑去问,抢着要报名,比起之前朝庭派来说要征兵时的面带惧色,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