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3章| 痴女吹箫为孙郎 肃侯托国洪波台 (第10/11页)
这点时间,也就够了。”转对众人,“诸位爱卿,尔等各回府中,自今日起,务要谨小慎微,静候本公旨意,不可擅发议论,不许捅出乱子。待大事定日,本公自有厚报。” 众臣叩道:“臣领旨!” 众人退出,奉阳君又坐一时,缓步走出户外,对着荷花池里零星散布的残枝败叶凝视有顷,开始活动拳脚。 申孙打远处走来。 奉阳君见他走到跟前,收住拳脚,问道:“客人都来齐了?” 申孙点头,从袖中摸出账簿,双手呈上:“回禀主公,下大夫不说,中大夫以上大人前来看望的计二十四员,这是礼单。” 奉阳君接过礼单,翻阅:“你去拟个条陈,凡上此单之人,可视原职大小,晋爵一级。没有实职的,补他实缺。” “老奴已经拟好了。”申孙从袖中又摸出一块丝帛,双手呈上。 奉阳君接过,看也未看,顺手纳入袖中,仍旧翻那账簿。 翻至最后,奉阳君的目光凝住,转向申孙:“足金六镒?这个申宝是谁?为何送此大礼?” “回主公的话,此人原系肥义手下参将,见主公势盛,于去年托司徒门路投在主公麾下。今见主公有恙,借机再表忠诚而已。” “嗯,”奉阳君点头,“想起来了。好像已经升他什么令了?” “河间令。” “对对对,是河间令。干得如何?” “老奴探过了。河间原本盗匪丛生,仅此一年,听说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 “哦?”奉阳君惊叹一声,“果真如此,此人倒是奇才,可堪一用。” “主公圣明。”申孙忙道,“此人不但是个人才,对主公更是忠贞不贰。依奴才之见,可否让他驻守晋阳?” “晋阳?”奉阳君微微皱眉,“河间不过一个县邑,晋阳却是边疆大郡,统辖四县八邑。若用此人,总得有个说法。再说,万一有失,岂不误了本公大事?” 申孙眼珠儿一转:“正是因为晋阳是大郡,主公更须倚重可靠之人。”凑近一步,声音压低,“晋阳守丞赵豹向来不服主公,申宝若去??” “好吧,”奉阳君约略一想,点头允道,“使他到晋阳做一年都尉,俟有功绩,再行升拔。你可吩咐申宝,要他多睁只眼,不可与赵豹硬争,心中有数就行。” “老奴遵命。” 申孙的话音刚落,前堂主事飞也似的跑来,跪地禀道:“报,殿??殿下来了!” “去,”奉阳君吩咐申孙,“迎殿下入堂,一刻钟过后,带他前去寝宫!” 申孙领命而去。 一刻钟过后,在申孙引领下,廷尉肥义陪太子雍来到奉阳君的寝处,进门就见奉阳君斜躺于榻,头上缠一白巾,榻前放着一只汤盂,里面是半盂汤药。 申孙唱道:“殿下驾到!” 太子雍、肥义走进,房中众仆跪地迎候。 奉阳君吃力地撑起一只胳膊,作势下榻行礼。 太子雍疾步上前,扶他躺下。 奉阳君欠身拱手,苦笑一声:“雍儿,三叔这??” 太子雍坐在榻沿,望着奉阳君道:“听闻三叔贵体欠安,雍儿急坏了,下朝即来探看。三叔,这辰光好些了吧?” 奉阳君再次苦笑一声:“谢殿下惦念。些微风寒,不碍大事。” 太子雍泣泪道:“君父卧榻不起,雍儿少不更事,朝中大事唯倚三叔和四叔,谁想三叔您也??” 奉阳君故作不知:“听殿下语气,朝中有事了?” 太子雍拿袖拭去泪水,点头:“秦使公子疾来朝,欲与我结盟伐魏。结盟伐国,均是大事,雍儿不知如何应对,还望三叔定夺。” “哦?”奉阳君佯作惊讶,“秦人欲与我结盟伐魏?安阳君可有对策?” 太子雍摇头:“雍儿询问四叔,四叔说,典章礼仪、宫中诸事、柴米油盐可以问他,邦交伐国、外邑吏员任免,当问三叔。” 奉阳君心头一颤。太子雍此话,无疑是在向他申明权限。他虽为相国,却只掌管赵国外政,赵国内政,尤其是三司府,即司徒、司空、司马三府,均由安阳君辖制,赵肃侯始终不让他插手。近年来司徒虽说投在他的门下,然而,若无安阳君的封印,他连一车粮米也不敢动用,否则,就是谋逆之罪。 奉阳君镇定下来,轻叹一声:“唉,君兄让我与你四叔共辅殿下,不想一遇棘手之事,你的四叔竟就推个干净,自己去图清闲。” 太子雍长揖至地:“国中大事,有劳三叔了。” “唉,”奉阳君又叹一声,“如此看来,也只有三叔勉为其难了。”说毕伸手摸盂,太子雍顺手端起,捧至奉阳君手中。 奉阳君轻啜几口,拿袖子抿下嘴唇:“殿下,要叫三叔说,秦人最不可信。眼下大敌,不是魏人,而是中山。近几年来,中山招兵买马,囤粮积草,暗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