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 章| 了尘缘孙膑归隐 说仁政孟轲游齐 (第10/13页)
晏子之功吗?” “哈哈哈哈,”孟夫子指着他大笑,“你真就是个齐国人哪,就知道个管仲和晏子。有人问曾西:‘夫子与子路相比,谁更贤能呢?’曾西局促应道,‘子路是为我先父所敬畏的人哪,我怎敢与他比呢?’那人又道,‘若是与管仲相比呢?’曾西的脸色拉长了,‘你怎能拿管仲比我呢?管仲得君,何其宠也;管仲执国,何其久也;管仲之功,却又何其少也。你怎么能拿为师与他相比呢?’”环视诸弟子,目光回到公孙丑身上,“管仲是曾西都不屑一顾的人,为师能与他相提并论吗?” 公孙丑显然不服,辩道:“管仲佐其君称霸天下,晏子佐其君名扬四海,功追日月,难道还不值得一比吗?” “哈哈哈哈,”孟夫子捋须长笑,“什么功追日月?得齐而王天下,反掌而已!” 见孟夫子出此气势,众弟子无不震惊。 “若此,弟子之惑更甚!”公孙丑较上劲了,“以文王之德,享寿百年尚未成功,是武王、周公承继,方才使天下安定。若是王天下易如反掌,文王岂不是也不足以效法了?” “你怎能扯到文王呢?”孟夫子应道,“由商汤至于武丁,贤明之君不下六七,天下人心归殷,怎么能轻易改变呢?及至武丁,诸侯来朝,天下犹运于掌,达于极盛。由纣王到武丁,时间并不长,流风遗俗仍在,善政犹存,更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贤人相助,怎么能说失就失呢?相比殷商,文王起于百里僻壤,容易吗?齐人有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方今之时与昔日迥异,是故王天下易如反掌。” “怎么迥异?”公孙丑急问。 众学子无不竖耳。 “夏、殷、周极盛之时,”孟夫子侃侃而谈,“诸侯之地没有一家超过千里的,今日之齐方圆千地,鸡犬声闻僻野,道路四通八达,百姓联袂而行。今日之齐,地不用再辟,民不用再聚,只要行施仁政,想不王天下也难。何况王者不行于世久矣,今日尤甚。民者不堪于暴政久矣,今日尤甚。饥不择食,渴不择饮,一切将如孔子所言,‘美德流行,快于驿邮传命。’方今之时,只要万乘之齐行施仁政,民心必悦,悦则诚服,是以事半于古人,功则倍之。” 孟夫子一通话说完,众弟子莫不叹服。 公孙丑会心一笑,碰碰万章的胳膊。 万章跨前,拱手:“诚如先生之言,弟子以为今日之齐,王者已出矣。” “你是说田辟疆?”孟夫子显然也想将话引到这儿,倾身问道。 “正是。”万章应道,“先齐王崩天,太子辟疆继立。就弟子所知,新王宽厚仁慈,可行仁政。” “嗯,”孟夫子点头,“为师也曾听过他不少雅事,若是行仁政,当可成就王业。” “既是此说,”公都子来劲了,“先生何不至齐,成子牙之功?” 众弟子莫不翘首以望。 “呃,”孟夫子捋须有顷,似乎是决心下定,起身,“启程回邹!” 从客厅出来,公孙丑压住兴奋,朝万章拱手:“师兄妙算呀!在下只用寥寥数语,就将先生引往齐国了。我等若能助先生成就千年王业,死无憾耳!” “非章妙算,”万章压低声音,“是先生早想离开邹地了!” “早想?”公孙丑愕然,“在下一直以为先生是恋家的呢!”忖一时,声音急切,“快说,先生为何早想?” “这个,”万章诡诈一笑,摊开两手,“你当去问师母!” “你是说,”公孙丑打个激灵,“这事儿与师母有关?”又忖一时,恍然有悟,连拍脑门,“是哩!是哩!赴滕之前,先生未曾见过弟子,却闭户闩门,当是与师母相关了。祖师母若是不出面,那道闩不知何时开呢!” 苏秦在芝罘山连点七日烟火,仍旧未能候到孙膑。 苏秦晓得孙膑的脾性,知他不会回来了,候这七日不过是个仪式。 第七日日落时分,苏秦长叹一声,望海长揖,怅然默念:“孙兄,在下候你七日了。第一日是为先生候的,第二日是为大师兄候的,第三日是为师姐候的,第四日是为张兄候的,第五日是为庞兄候的,第六日是为在下候的,还有这第七日,是为天下苍生候的!孙兄啊,在下晓得你伤心了,在下晓得你是真心走了,可……在下想你啊!合纵大业离不开你啊!秦国志在一统天下,可天下不能让秦国一统啊!秦国壹民耕战,用jian制良,秦国一统,必是jian民当道,百花凋零,苍生无生啊……” 苏秦心语声声,大海回以安静,唯有星河灿烂,轻风拂面,波涛拍岸。 翌日晨起,苏秦对着大海拜过,吩咐启程,返回临淄。 邹城孟门之外,三辆辎车整装待发,十几名弟子各将起居日用搬到后面两辆车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