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 章|施邪术黑觋祸楚 骂齐宫莽使遭烹 (第10/13页)
什么咒语。 公子华张口,刚要说话,小觋轻嘘一声,指向祭坛。 公子华咂舌。 “大人请看!”那小觋指向南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到,显然不想干扰坛上的法事。 公子华看向南天,天哪,到处是翻滚的乌云,从眼前铺设开去,一直望不到边。那些乌云由远处奔涌而来,到这山巅,就又折返回去,堆叠成更厚的云层,砸向荆楚大地。 公子华细审,那些云团是顺坡爬上太白顶的,然而,未到山顶,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吹走,掉转头奔向荆楚。 更让公子华惊愕的是,阻挡这些雨云的不仅仅是太白顶,而是由太白顶左右延伸的一条长线,是八百里终南山的所有山脊。 过有半个时辰,大祭司完成仪式,穿衣戴冠,向公子华招手。 公子华在小觋的引领下沿台阶登上祭坛。 坛上摆着四样黑色祭品,分别是一只黑熊、一只黑雕、一只黑猪、一条干黑鱼。除却那条干鱼之外,另外三样俱是公子华所熟悉的。 “什么鱼?”公子华指向那条鱼。 “北冥之鱼,大神最爱享用!”大祭司道。 在四类祭品中间,是三只黑瓶,一只开着口,一只塞着口,一只半开半塞。三只黑瓶之后,才是共工大神的牌位。 公子华的目光落在三只黑瓶上,看向大祭司。 “它们是大神的法具。”大祭司未再多作解释,指向坛下,“华大人,草堂请!”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老子如是说。 然而,降落于荆楚大地上的这场豪雨,竟然完全反了天地的禁忌,非但是终日,且在不住歇地连下三日三夜之后,仍未现出丝毫消停迹象。 楚宫内的巨大芈字水系是与整个郢都水系连在一起的,郢都水系又与江汉水系互为表里,而江汉之水在短短几日里爆涨数丈,云梦湖亦扩大一倍,楚宫里的流水先还流淌,及至第四日,渐渐滞在那儿了。 大雨下到第八日,流水完全不动,滞水一寸一寸地上涨,洪水漫岸,从高阁上看去,芈字先是肿大,继而消失了。 楚宫的低洼之处一片汪洋,那些建在稍低处的宫院建筑、草木标牌,全都泡在水中。宫中的路径也渐渐找不到了,好在宫人们已经走熟,知晓每一处深浅,迄今没有溺毙的。 在郢都,楚宫所在地块,绝对不是洼地。 怀王慌神了。 看到雨水略小一些,变作细雨了,怀王从重楼高处急步下来,大步走到宫院里。 宫尹披着蓑衣,正在指指划划地引导宫人或排水,或搬家,抢救受淹的家俬。 怀王走过来。 “王上?”宫尹停住,看向他。 “速召王叔、上官靳尚,还有所有朝臣,上朝议事!”怀王颁旨。 “禀王上,”宫尹声音极小,“已经出不去了。” “什么出不去了?”怀王怔道。 “宫门呀。”宫尹指向宫门方向,“臣已使人探过,宫门前面的道上,有几处积水,最深处有三尺多呢。” “三尺深就不能走了?”怀王震怒,“纵使一丈深,也让他们给我泅过来!” “王上——”宫尹看向他,欲言又止。 “说。” “即使召请,怕也召不到人。” “人呢?” “这雨太大了,他们都在救灾,各顾家财,怕是……不在府中呀。昨日王上召请王叔,臣使人登门三次,王叔皆不在家,后来方知……王叔去他封地了,是乘一支大木船去的,看来,那儿的灾情更大呢。” “靳尚呢?他也不在府中?” “靳尚在呢,”宫尹朝后花园方向努嘴,“方才刚到,与南宫娘娘在祭巫咸大神,祈请大神止雨!” “哼,他们懂个屁祭!”怀王爆粗了,气恨道,“硬要寡人赶走左徒并巫咸大神的祭司,这雨它能不下吗?接旨!” “臣听旨!” “传旨屈遥,让他速去丹阳,请左徒屈平、祭司白云火速回郢,入宫觐见!” “臣领旨!”宫尹急急去了。 怀王抬头看天,见一大团黑云又涌过来,心里一紧,朝巫咸庙匆匆走去。 楚王新任特使宋遗受命之后,马不停蹄,昼夜兼程,不消旬日竟然赶路近三千里,于楚地开始落雨的这日抵达临淄,在宫门外面递过使节名帖,被齐国负责邦交事务的大夫安置在馆驿,且就住在楚王前特使陈轸的隔墙。 宋遗是宋国人,其家谱上溯十一代,始祖是宋襄公,就是在与楚战于泓水时因不鼓不成列而使大军惨败且屁股上中箭的那个宋襄公。宋襄公因箭伤而死在位于睢水之阳的一个叫睢邑的行宫里,其子即位之后干脆将他葬在该宫,顺便改此邑之名为襄陵。宋遗的祖上一直住在襄陵先君的别宫里,守陵数代。之后百多年,襄陵被魏人占去,到宋遗这辈,又被楚人昭阳夺走,宋遗从出生及籍贯来讲,也就成了妥妥的楚人。 宋遗是个有为士子,博学多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