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2章 新局面新策略 (第1/2页)
如今的电影环境就像末日萧条,狼藉一片,只能整合资源,打造一座座巨无霸基地。 传统三大厂北影、长影、上影,外加一个西影。 以四厂为核心,以中影牵头,组建四大集团。这是田领导上任后,首先做的产业布局。 当然从后世来看,中影真正成了巨无霸,上影也不错,长影、西影没落。包括后来改企的峨眉集团、珠江集团、潇湘集团等等,皆是苟延残喘,淘汰于时代。 “两年前,我最想做的是院线改革,现在倒能缓一缓。我算看明白了,不到最谷底,那些保守派是舍不得改革的。 小许啊,你的《风声》给了他们不少活命的希望。现在一个个都照着《风声》去搞主旋律,起码还能折腾一年。”田领导道。 “哟,那怪我了。不过我同意您一点,凡重大改革,必内外因相加,才能势如破竹。 现在内因还没跌到底儿,有些人不知道疼。外因么,就靠您了。”许非笑道。 “中美还在谈吧?”吴孟臣问。 “谈,一轮一轮的谈,我也要参加。他们对电影很看重,老实说我真不想去,国家入世妥协,必会退让。 我都觉得自个是李鸿章。”田领导叹道。 “哎,李鸿章算jian臣算能臣?” “他吧,他……跑题了跑题了!” 内部溃烂、中美入世谈判,这两点决定了电影彻底改革。 而即便在这种环境下,改革也必先试点。四大集团就是试水,如果成了,才能下文件推行。 麻烦的很,不是这月决定,下月就能搞定,中影集团直到明年初才成立。 其中有一点值得玩味,就是于东。 某些科普写“北影并入中影集团,于东失业下海,创立博纳”,纯属扯淡。于东追随韩三坪,在中影体系下还干过一段。 然后才下海。 当时“民企没有发行电影的资质”,但博纳偏偏在搞发行。而到2003年,广电下发《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 “发行过两部电影片的,可以申请发行许可证。” 于是博纳和另外六家民企,拿到了第一批牌照。 很有意思吧,这说明啥? 还是先试水。 当然后来于东不跟韩三坪玩了,接受保利融资,成为一方大佬。 四人谈了很久,rou菜全消,酒却剩了点。 许非得到的信息是:要组建集团,院线先不动,民企发行可以低调搞搞。 田领导自然有专车,许非送窦守方回去。俩人以后在香港合作,关系又亲近一点,一路聊了不少。 末了窦守方忽道:“下次再来,应该就是五个人了吧?” “对,五个人。” “我看韩三坪不是久居人下之辈,老吴岁数也不大,初期或许合作无间,长了肯定闹矛盾。” “老吴那性子你还不知道?当初就要辞职,被我劝下了。真到那时候,他拍拍屁股就走,还能落个高风亮节。” “那倒是,老吴更像个商人。韩三坪性子强硬,可能更适合中影。” ………… 许老师一回来,公司就有了底。 虽说陈老板也很强,但性子不稳,指不定就变祖安人。 吃火锅的第二天,他便召集开会,道:“天下的宣发部门要剥离出去,单独成立一家发行公司。 取名橡果,由原主管担任总经理。” 大家七荤八素的,现在都是跟制片厂联合署名,发行也是借制片厂的名头,遂问:“广电允许民企发行了?” “不允许,但也不禁止。” “哦……” 众人明白了,原主管姓杨,问:“许总,我们发行费抽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