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3页)
开口道:“要从军是好事呀,眼下两浙倭乱横行,正是需要像谢兄你这样武功高强之人。” 从未从他口中听过合意的话,谢霄料不到他竟然会赞成,楞了楞,随即朗声道:“看!连陆大人都觉得我应该从军!” “戚将军的招兵章程,不知谢兄是否看过?”陆绎问道。 “招兵章程?”谢霄又是一楞,“还没有,不过我估摸着,也就是试试身手,不在话下。” 陆绎摇头道:“此言差异,戚将军招兵可不仅是看武艺,首要以精神为主,兼用相法,忌凶死之形,重福气之相。” 谢霄听得直皱眉:“重福气之相,他这是招兵还是相亲?” “我看你这娃娃脑门挺大,长得挺有福气的。”丐叔鼓励他。 陆绎接着道:“戚将军还有四要四不要,谢兄可曾听说过?” 谢霄摇头:“什么四要四不要?” “说得简单一些,选兵首要乡野老实之人,黑大粗壮,手面皮rou坚实,有土作之色。而且还得是乡野愚钝之人,畏官府,畏法度……” “等等,畏官府、畏法度,这是什么道理?”谢霄奇道,“小爷我天不怕地不怕,这才是杀倭寇的最好人选。” “从军,杀敌是一回事,最要紧的是听从命令。不畏官府、不畏法度者,肯定难服管理,难从军令。这样的人,功夫再好,留在军中也是个祸害。”陆绎解释给他听。 谢霄挠挠脖子,迟疑半晌才失望道:“这么说,我去了他们也不会收?” “何止是你,”陆绎指了指岑寿和杨岳,“便是他们去了,戚将军也不会收。” “这又是为何?”谢霄大惑不解。 “曾在官府任职者不收,因为官府多油滑之人,也不可用。” “哈哈哈!”原来一桌子人就没有一个能进戚家军,谢霄觉得好受多了,啧啧叹道,“戚将军招兵还真是严厉,难怪戚家军这般大名鼎鼎。” 今夏朝陆绎投去钦佩的一瞥,又殷勤地给他挟了好些菜。 作者有话要说:是谁告诉偶见面之后留言就会多的,站出来!偶保证不打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又过了几日,期间除了戚将军将陆绎请去坐了半日,便再无旁的事情,直到岑福风尘仆仆地赶来的。他这些日子也甚是不容易,辗转数地,好不容易赶回岑港,才得知陆绎已经往新河城来,他连忙再赶到新河城,到官驿中找不到他们,只得到淳于府中打听,徐伯这才将他引到别院来。 “哥!你总算来了!”岑寿迎上前,立时发觉岑福面色凝重,“怎么,京城里头出了事。” 岑福把行装一股脑交给他,问道:“大公子在何处?” “我带你去!” 恐有大事,岑寿不敢多问,以免耽搁时候,快步将岑福带往陆绎所住的屋子,途中在廊上遇见今夏与杨岳,岑福也只是微一颔首,便错身而过。 今夏看他面色不对,心中略略一沉,揣测莫非京城里出了什么事对陆绎不利?以陆绎的性情,不愿让她忧虑,有事多半会隐瞒不说。故而当下今夏不动声色,避在墙角处,眼见岑福进了屋子,岑寿拿着哥哥的行装去安置,这才蹑手蹑脚地潜到窗下。 屋内,岑福正朝陆绎禀道:“……十年前,杨程万被关入诏狱的罪名,卷宗上已查不到,我打听过,与一名人犯有关,但说法不一,也没个准,叫人也琢磨不透。” “都有什么说法?” “说他是因为玩忽职守,押解时让人犯跑了;还有说是他收受贿赂,故意放走了一名人犯;还有说他勾结山匪,纵放人犯。他入诏狱后,刑也受了,腿也断了。后来不知怎得,又说他是被冤枉的,又给放出来了。” “那名人犯……”陆绎正欲问下去,忽察觉到屋外动静,凝神细听片刻,朝岑福使了个眼色,又摇了摇头,才接着问道,“那名人犯是谁?” 岑福会意,知晓外间有人偷听,遂道:“只是个市井之徒而已,入狱前与杨程万颇有些往来,谁知晓他还勾结了山匪。”既有了偷听,他便未说真话。 “想来杨捕头确是被冤枉的,这事不提也罢了。”陆绎笑了笑道,“你这趟回京,我爹爹身子可还好?” “老爷身子骨挺好的,精神头儿也好,二公子说要您赶紧回去,要不这一日三顿骂全让他一人挨着。”岑福故作轻松笑道,双目却紧盯着门外,不知究竟何人在外头。 陆绎笑道:“我久未回去,确是难为他了。来,咱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