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_第33章 少年已知愁滋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少年已知愁滋味 (第12/14页)

书,大隋则划给了礼部。此时,这位礼部尚书不觉得副山长的言语坏了心情,笑呵呵道:“说说看,到底是怎么个顽劣法?”

    副山长气呼呼道:“林守一天资极好,经义底子也打得不错,可就是那性格……唉,经常逃课,去书楼翻看杂书。看就看了,可看的都不是儒家经典,反而是诸多旁门左道的道家秘籍,这么点时日就借阅了二三十本,这成何体统?并非儒家门生便看不得道家书了,只是小小年纪,哪里有资格谈什么触类旁通,若是误入歧途,如何跟……原山长交代?”

    礼部尚书微微点头,喝茶速度明显放慢。

    副山长越说越气:“还有那小丫头李宝瓶更是无法无天,上课的时候经常神游万里,完全不知道尊师重道,不是看那本翻烂了的山水游记,就是在书上画小人儿。嘿,好嘛,还是那武夫蛮子的技击架势!”

    礼部尚书忍住笑,不置可否,低下头喝了口茶水。

    副山长继续道:“年纪最小的李槐……倒是老实本分,不逃课,不捣蛋,先生交代下去的课业,次次都做,可这悟性实在是……怎么感觉像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上课的时候就在那儿打瞌睡,迷迷糊糊,满桌子口水,哪里有半点像是原山长的亲传弟子?唉,愁煞老夫了。”

    一名年纪相对年轻的副山长打趣道:“尚书大人,咱们刘山长的胡须可都揪断好多根了。”

    刘副山长一本正经纠正道:“只是副山长!”

    礼部尚书爽朗大笑,侧身放下茶杯后,问道:“就没有点好消息?再这样,下次我可不敢来了。”

    刘副山长心情略微好转,点头道:“有!奇了怪了,倒是于禄和谢谢这两人出类拔萃,更像是咱们儒家纯粹的读书种子,待人接物都很正常,平时还算尊师重道。尤其是于禄,温良恭俭,简直就是咱们大隋顶尖豪阀里的俊彦子弟,似乎更值得重点栽培。”

    礼部尚书依然不急着下定论,笑眯眯望向某个一直偷偷打盹的高大老人:“茅老,怎么说?”

    茅小冬被点名后,打了个激灵,睁眼迷糊道:“啥?尚书大人这就要走啦?不多待会儿?”

    礼部尚书仍是笑眯眯:“既然茅老盛情挽留,要求我多待会儿,那我就多待会儿?”

    夫子院内顿时充满笑声。

    礼部尚书耐着性子将刚才刘副山长的抱怨又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通,茅小冬听完之后,一脸恍然:“原来如此,那我倒是真有几句话要说。”

    礼部尚书玩笑道:“我等洗耳恭听。”

    茅小冬坐直身体,问道:“是齐静春学问大,还是在座各位学问大?”

    鸦雀无声。这不是废话吗?

    茅小冬又问:“那么是齐静春眼光好,还是诸位先生眼光好?”

    得嘞,还是废话。

    刘副山长思量片刻,没有直接反驳什么,而是微微放低嗓音,问道:“茅老,那骊珠洞天,如今大骊的龙泉县据说总共才五六千人,适合蒙学的孩子肯定不多,齐先生会不会是在那里实在没有选择的机会?”

    当初大骊的山崖书院是茅小冬帮着齐静春一点一点办起来的,无论是修为、资历辈分还是道德学问,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书院第一人,所以连同礼部尚书在内,任何人都愿意尊称他一声“茅老”。

    茅小冬听到刘副山长的询问后,笑道:“当然有可能,而且这不是什么‘可能’,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群人全部傻眼。茅小冬环顾四周:“是你们大隋需要这些个孩子最好个个是天才,大放异彩,还会争取让他们长大后主动选择留在大隋庙堂,好为你们长脸,顺便帮你们打一打大骊的脸。我又没这些无聊想法……”

    礼部尚书赶紧轻轻咳嗽两声,然后水到渠成地去拿起茶杯,低头喝茶。

    茅小冬可不在乎这些,依旧言谈无忌:“换成是我啊,我就随他们。该吃吃该喝喝,他们要是愿意学就学,愿意偷懒就偷懒,至于以后有没有出息,我才懒得计较。我身为书院具体管事的副山长,手底下这么多学生,以后每年只会更多,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来听你们牢sao这些个孩子爬树、逃课、画小人儿?”

    堂下诸位面面相觑。

    坐在主位上的礼部尚书继续安稳喝茶,其实茶杯里已经没茶水了。

    茅小冬笑着起身:“我去看看崇文坊的刻书事宜,这事儿顶天大,得好生盯着才行,就不陪尚书大人喝茶啦。”

    礼部尚书顺势起身,和颜悦色道:“那我也就不耽误各位先生传道授业了。”

    茅小冬埋怨道:“尚书大人,茶喝完再走不迟嘛……”他微微踮起脚,瞥了眼茶杯,“哎呀,已经喝完了啊。大人您真是的,再喝一杯再喝一杯,给咱们书院一点面子,中不中?传出去还以为我们不待见大人呢,那多不好,万一户部为了天官大人打抱不平,故意克扣书院崇文坊刻书所需的银两,我跟谁喊冤去?”

    几乎要比茅小冬矮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