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节  (第2/2页)
    信再来。    除了开篇依旧的夸赞外,后面便提及钟氏女有一兄长,如今分管清淤、建屋,遏制疫病蔓延诸事,此人年纪轻轻,却极为得用……    相公子突然问:“你原先说,钟氏女与太子甚密?”    “是。”    相公子沉声道:“我可不愿见到太子有这般助力。”    第四日。    小船铸成,下水救人。    九江县中乱象渐渐平息。    这都不消洛娘来信说了,便是相公子手底下的人都报过来了,那人还道:“三皇子每日天不亮便起,年纪虽轻,在多方相辅之下,却也勉强揽住了手头的大事。若到九江县,还可听见百姓对他感激涕零的声音……”    这说的是三皇子?不可能!    与他们一般想法的,还有三皇子的表兄余光。    余光左等右等,都没能等来三皇子来问他,“表兄,我该如何是好”。他年级长,主意多,三皇子又听庄妃的话,往日里可没少同他说这句话啊!    余光看向不远处。    只见三皇子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向了钟随安。    他又遇上些麻烦了。    王大人,老古板,问不得,问了还要同父皇说。    钟念月,又时时与父皇在一处,又爱骂他蠢。    三皇子便琢磨出了个新路子。    他学会去找钟随安了。    想一想,若是将来真要娶钟念月那泼妇回家,岂不是也应当与她兄长打好关系么。    钟随安不喜三皇子。    但相比之下,他如今更厌憎的是太子。因而三皇子在他跟前躬身弯腰,难得拿出那三分礼节来,钟随安也就给了面子。一时间,那表面瞧着倒还有几分和乐融融的味道。    这可叫余光攥紧了拳头,心下之不甘,几乎要将拳头都捏碎一般。    等他回去,一定要好好同姑姑说一说!    这厢晋朔帝也将三皇子请教的模样收入了眼底。他原先如何提点三皇子,三皇子一概都抛在了脑后,仿佛扶不起的阿斗。    晋朔帝轻声道:“念念真是温柔。”    若非钟念月愿意与三皇子说话,钟随安恐怕也不会理会的。    钟念月闻声,疑惑地转过了头。    嗯?    她做什么了?她什么也没做啊。    ……兴许是在晋朔帝心中,她做什么都是好的。    第66章 神女(我送你去做交江县的神女...)    钟随安看起来是个古板文人, 骨子里却也有几分武将的杀伐决断。由他来办清淤、收治灾民、处置腐尸这一类的事,竟是办得分外利落,有模有样。    古时烧毁尸首, 乃是十恶不赦之人才会有的惩罚。    与戮尸的羞辱相等同。    寻常百姓自然有不愿意的, 见朝廷来人救灾,心底大石落地, 于是也就更希望将自家的老父、老母, 将自己家的男人, 都入土为安。而不是任自己的亲人, 死也死得不安宁。    钟念月一早便猜到,兴许有人要反抗不服从的。    谁晓得, 有是有了, 但个个都被钟随安老老实实按了下去。    “念念忘了,你兄长殿试时作的策论, 乃是战守疏。”晋朔帝道。    钟念月还真忘了。    寻常文人都喜爱在民生、朝廷规制上大做文章,再有剑走偏锋的, 上来就先骂一骂皇帝于朝事上的不足,反正少有谈论军事的。只因武将不喜文人, 文人也瞧不上武将。因而在作策论时,都泾渭分明。但实则古时但凡是些身负大才的人物,都是文能提笔写文章,武能驱马守边疆。    钟念月低声道:“倒是我小瞧哥哥了。”    不过也不能说是她小瞧。    钟随安作为原着中的垫脚石男配,出场时已经是人中龙凤,官居高位。结识女主后,官位晋升更是一路如坐火箭。钟念月确实没看见他都办了哪些事。    反正每次出场, 不是在为女主打脸,就是在为女主和太子打起来。    “受灾的县还有富宁、延平、思顺……将你兄长单独拨到富宁县去, 你可放心?”晋朔帝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