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3章 452.陛下懂我 (第3/3页)
。虽然城池的血量会一下子降到极低,但是可以慢慢恢复,可是城外那一大堆人马就全都淹在水中死翘翘了,无数敌军被淹的一瞬间才真叫爽。 耿弇总是沙盘上谈兵,早就心痒难耐,只是他是降将,归降的时间又不太长,此时还不敢请求出外带兵,怕引起皇帝的猜疑。刘钰先把他撂在这儿,其实还真是有点不放心。 君臣两个都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能让耿弇出去大展拳脚,不用在这沙盘上眼馋别人。 至于征东大将军夏阳,占了投靠皇帝比较早的便宜,否则他是当不上这个大将军的。 夏阳本身具有一定的才能,但是比起邓、耿这两人就差得多了。他的用兵中规中矩,不会出大错,也不会给人大的惊喜,属于能凑合用的那种,但是他的忠心是没的说的,只这一个优点,也让刘钰能用着放心。但是在这个争夺天下的较劲时候,只靠忠心就可以吗? 前方两个将领有了矛盾,皇帝应该居中调解,把问题解决,否则到了战场上,有可能出大问题。在这中间要顾忌征东大将军的面子,还要让南阳将军能发挥才能。 这是个和稀泥的技术活。 皇帝也想趁这个机会给自己的小伙伴们升升官,都提提级别。趁这个机会,也把几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的兵权分一分,别等到天下没打下来,再冒出个野心家,到时候不好收拾。 这一年多来战绩如此之大,皇帝大封诸将,有充分的理由,定南郡、江夏、颍川、汝南的功劳也到了兑现的时候。 皇帝刘钰下诏,一口气封了十几个列侯和关内侯,车骑将军刘茂益封三千户,伏波大将军马援益封三千户,征东大将军夏阳益封两千户,其他列侯也都有所益封。 皇帝又新封了几个大将军,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其中包括孙易、王虎和刘彪。孙易用兵犀利,在江南之战中功勋卓著,王虎极稳极坚固,平定颍川出力尤多,刘彪一战稳定太原,功劳不小,但是能上升一级也亏了他是皇帝的发小,这三个人都是有百分之一百二十忠心度的将领。 皇帝的恩泽当然也没拉下南阳三人组,身在阳泉的邓奉等人在得到新息归降消息的第二天,收到了长安的圣旨。 皇帝拜董欣为荡寇将军,益封一千户,拜邓终为讨虏将军,封关内侯,两个人都喜滋滋地受了。可接下来的话立即在他们的喜庆上泼了一盆冷水。 平定汝南功劳最大的邓奉没有得到益封。 邓终立即跳了起来,“平定汝南,兄长当为首功,别人都有封赏,兄长因何没有?陛下为何有功不赏?” 董欣沉吟道:“想必是因为将军不听征东大将军将令,陛下以此作为惩诫。可是如今新息已降,证明将军之策是对的,陛下知道此事之后,定会对将军有所加封。” 邓终道:“肯定是姓夏的在陛下面前告状,陛下不知其中详情,才如此赏罚不明。兄长,你现在就上书,向陛下解释清楚!” 董欣道:“大将军上书弹劾,将军最好不要对着干,将军可上书,以请罪为名,行辩解之实,让陛下了解真相。”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出着主意,邓奉却始终一言不发。 邓终急了,“兄长,到底该怎么办,你倒是说句话呀?” 邓奉冷着脸道:“有什么可说的?益不益封邓某根本就不在乎,这个书我是不会上的!” 邓终还要再劝,突然又有诏书下达。 三个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这刚来的诏书,怎么又来一道?有什么旨意不能一起说了呢? 这道诏书起到了很好的反转效果。 皇帝拜南阳将军邓奉为平吴大将军,负责平定淮南。 邓终立即笑逐颜开,笑道:“哈哈,这下好了,兄长自为方面之将,不必听别人的将令了!” 董欣疑惑道:“陛下没有令将军略定吴地,为何拜为平吴大将军。” 邓奉嘴角上挑,说道:“我要平的吴不是吴地。。。陛下懂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